近日,工委党政办公室印发了《武汉经开区风灾应急救援专项预案》(武开办〔2025〕17号)(以下简称《预案》),现将《预案》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经开区统一、有序、高效、科学、规范的风灾专项应急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快速、高效调动区内、外各类应急资源,及时、合理、有序地应对和处置风灾事件,提升风灾防控和应急救援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害处置保障能力,竭力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法组织动员社会应急力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湖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武汉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区安委会关于印发区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通知》《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标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大风预警分级
大风预警等级由低到高划分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结合大风天气预报级别),并附防御提示信息(详见《预案》“2.3 预警”)。
四、《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案适用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内的大风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防控和应急处置,指导全区风灾防控和应急救援工作。
五、编制的主要内容
本预案立足武汉经开区实际,结合过往经验和辖区情况,从无到有,编制内容涉及事前、事中、事后共八章,包括总则、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后续工作、应急保障、奖励与责任追究、附则。
(一)总则:阐述了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
(二)预防和预警:主要包括经开区区域概况、区域风险评估和防控、预警。本章节分析武汉经开区地理位置、气候气象特点和区域风险,阐明制定本预案的必要性。明确了各街道、园区、有关部门在大风天气中的预警职责,将大风预警等级由低到高划分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结合大风天气预报级别)。
(三)应急响应:政府部门机构改革后,单位名称及部门职能进行了调整,本次预案根据职能变化情况调整了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单位。根据部门职责分工,重新调整细化了区指挥部、区指挥部办公室、现场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园区和街道的工作职责。根据职责分工,确定应急响应流程、指挥调度、重点响应、应急响应扩大、应急响应终止等具体工作。
(四)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明确了有关风灾信息发布手段、发布方式和舆论引导职责,要求各街道及相关部门加强网络媒体和移动新媒体信息发布内容的管理和舆情分析。
(五)后续工作:包括善后处理、恢复重建、评估总结和指挥部撤销等内容的具体实施要求。
(六)应急保障:通过细化队伍保障、资金保障、物资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更全面充分地考虑风灾事件全过程应急保障需求,结合目前应对能力、技术和形势,完善应急保障工作部署。
(七)奖励与责任追究:对在风灾应对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扬或者奖励。对在突发事件中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八)附则:对相关术语进行了解释。
六、本《预案》的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即2025年6月19日起实施。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