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党政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新青年下乡”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17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新青年下乡活动方案》已经工委(区委)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党政办公室

                           2017330


2017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

新青年下乡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鼓励和支持高校大学生走出校园、下乡进村,在基层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按照工委(区委)的工作要求,决定开展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新青年下乡活动,现制定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和帮助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基层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做到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为建设活力、生态、法治和幸福车都贡献智慧力量。

二、工作目标

重点围绕我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搭建五方联动的工作机制,组织区内高校大学生、企业青年、各部门精准扶贫工作队、街道队工作队和村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将青春活力汇聚在农村基层。

三、工作内容

按照五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充分整合多方资源,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将新青年下乡活动覆盖到全区涉农村队。积极发挥青年群体的才智优势与专业特长,重点开展理论育农、科技支农、文化乐农、爱心助农、生态兴农等五大行动。同时,鼓励各高校、各企业立足特色与优势,自主开展各类帮扶支持项目,积极为广大基层群众送理论、送科技、送文化、送服务。

(一)开展理论育农行动。组织动员高校马克思主义青年骨干,对接工委(区委)宣传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宣讲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理论授课、座谈讨论、网上学习的方式,组织农村群众学习了解三农政策,引导其坚定信心、把握发展形势、树立机遇意识、用好惠农政策,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二)开展科技支农行动。高校、企业对接区农业局,以及区内各涉农企业,组建专业服务团,与农民群众一同在田间地头开展生产实践。重点在甜玉米种植、蔬菜种植、水产养殖、苗木花卉、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等我区农业优势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和骨干队伍。开展先进农技推广、扶贫夜校、科普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互联网+品牌农业发展,寻访领头雁,把农村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以及在农村发展的创业青年等作为重点对象,依托街道现有资源,努力实现一村一电,推广以民俗文化、特色旅游、农特产品为主体的电子商务服务新模式。

(三)开展文艺乐农行动。高校对接工委(区委)宣传部、区图书馆,同时与当地乡村文艺队紧密联系,充分挖掘和开发当地文化资源和非遗项目,以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利用周末及寒暑假,组织开展田园大舞台家风宣传进万家、欢歌乐舞乡村行等活动,送文体活动、送文化书籍、送电影下乡,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开展爱心助农行动。各高校、各企业招募组建专业服务队,以农村留守青少年、残疾人和农村老年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以基层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青少年空间为阵地,开展假期托管、课业辅导、心理辅导、素质拓展、安全自护教育等服务项目。广泛动员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力量,通过爱心支教、爱心助学、医疗义诊、微心愿认领、一对一结对关爱等帮扶活动,把社会爱心送到农村基层,扩大扶贫帮困工作的覆盖面。

(五)开展生态兴农行动。组织动员高校和企业环保社团,对接区环保局、区科协,围绕推进四水共治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收集金点子定期开展增绿护绿、美丽乡村 清洁家园等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村民养成健康、文明、生态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开展饮水思源 不忘初心水源保护活动,营造青年助力四水共治的良好氛围。

四、推进步骤

(一)组织发动阶段(3月中旬至4月初)。高校、企业结对帮扶四个涉农街道。高校按照《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内高校结对重点村计划表》(附后)的安排,结合原有工作基础、院系专业设置和基层实际需求,进一步细化结对要求。

(二)入驻结对阶段(4月初至4月中旬)。由团区委统筹,工委(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农业局、教育局和各街道支持,高校、企业团委参与,组织高校院系、班级、学生社团以及企业服务队陆续入驻结对村队。

(三)活动开展阶段(5月中旬至12月)。按照集中活动+常态服务相结合模式,每月驻街带队老师以及驻村学生代表组织学校学生,联合企业、部门等资源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寒暑假期集中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下基层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平时驻街带队老师学生代表利用周末或节假日深入结对村开展常态化服务,实现每学年服务接力,保持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的长效性。

(四)总结提升阶段(12月)。组织开展专项考核评比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注重挖掘活动过程中先进集体与个人,总结提炼经验和做法,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服务项目。

五、工作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新青年下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党政办公室分管副主任任组长,团区委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工委(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农业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各街道、区内高校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团区委办公室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成立工作专班,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推进。

(二)明确责任分工。按照党委领导、团委牵头、高校主导、五方联动、青年参与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加强组织部署、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团区委牵头抓总,具体负责团学组织发动、集中活动开展、培训指导和日常管理;工委(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具体负责活动的氛围营造,将此项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区农业局负责将此项工作纳入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和考评体系;区内高校负责团队组建、指导教师和青年大学生派遣、第二课堂实践成绩单课时和学分认定、结对活动实施;区内企业负责团队组建和青年职工派遣;区直各部门、各街道、村队要大力支持,做好沟通联系工作,及时解决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落实经费保障。区财政局负责落实此项工作专项费用;团区委根据工作实际,安排配套经费给予支持;高校要将此项工作作为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年度计划,制定工作预算和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积极动员企业等社会力量,多渠道整合各方资源,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青年下乡活动。

(四)确保活动实效。做好做足前期调研工作,服务内容和形式要切合基层实际和需要,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强化考核激励机制,要定期开展检查督导,及时总结通报,把农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考核标准,根据高校、企业结对情况、活动开展成效进行相应的资金补助。要注重活动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区内高校结对重点村计划表

 

 

链接: 区人大 | 区纪委监委机关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C栋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D栋
网站技术支持:027-84853098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点击查询)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 ©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

政府服务便民热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