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开区历来重视医共体发展,从单个机构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医共体内所有成员单位协同联动发展,更好地组织资源优化整合和下沉,拓展服务模式和内容,提升区域内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获得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一直是医共体的发展目标。
一、辖区医共体建设基本情况
自2018年以来,根据武汉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要求,我区建立了以汉南区人民医院牵头的“帮、扶、托”医共体,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并将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基层社区和农村地区倾斜,目前已覆盖辖区内4家乡镇卫生院和11家村卫生室。
二、关于所提建议进展情况
(一)关于统筹推进医共体高质量发展
机制赋能,夯实医共体发展硬基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出台全区医共体建设工作方案,由区政府牵头成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抓好医共体内各项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医共体内各项机制,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实现就诊转诊的无缝衔接,形成“服务共同体”;完善权责一致引导机制,形成“责任共同体”;完善区域医疗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形成“管理共同体”。三是加强医共体内交流对接,医共体牵头单位保障至少20%的专科号源优先配置给医共体成员单位,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对经医共体成员单位预约和转诊的患者提供免挂号费、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四是强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规范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推进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五是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把以区人民医院为中心建立汉南片区急救网络、透析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纳入绩效目标重点推进。
(二)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
资源整合,释放发展驱动力。作为汉南片区唯一一家二级综合医院,区人民医院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与医共体内4家卫生院11家村卫生室形成紧密纽带,推进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等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医共体内远程诊断近5000例次;医共体内上转近30人次,下转近100人次;建立医疗资源共享和专家下沉帮扶计划,医共体牵头单位通过向成员单位常年派驻临床、管理专家,通过专科派驻、临床带教等形式,提升医共体内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截至目前下沉专家100余人,接诊约1600余人次,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形成“一院一专科一特色”
(三)关于加大对区人民医院投入及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培训力度
共建共享,促进医疗资源共享。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加速推进武汉大学重离子医学中心暨汉南区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新门诊医技综合楼已顺利投用,新增床位500张,现正紧抓重离子设备调试和取证,其投入运营后将在引领重离子治疗技术发展和服务肿瘤患者方面带来技术和区位优势。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对基层医院培训力度,区人民医院组织专家线上线下在基层开展培训近20场次,参训近1000人次;派驻专家与家庭医生团队进企业、进社区、进园区开展义诊及健康讲座等活动20余场,受众近1800人次;落实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工作,顺利完成区域内12名乡村医生的培训和结业考核。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将持续推进重离子医学中心项目建设、强化人才引进,助力我区重离子肿瘤治疗中心迈向新台阶;加强区域性医共体上下联动,加大专家下沉力度,保障4家卫生院工作日至少有1名派驻医师坐诊,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不断提高乡村医生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织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武汉经开区卫健局
2024年7月9日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