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武汉经开区(汉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根据区统一部署和有关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武汉经开区(汉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并经局党组会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领会掌握,切实抓好落实。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1年4月28日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以及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根据《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武营商办〔2021〕1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2021年度考核办法(试行)》、《2021 年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送审稿)》、《关于集中治理庸懒散慢乱浮现象促进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方案》(武开纪发〔2021〕1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2021年我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认真对照2021年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责任,积极探索研究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着力提升全局服务全区优化营商环境能力。突出抓好制度建设、宣传引导、督查督办、考核问责,确保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助力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和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一网通办”,推动有关业务办理系统与统一网办受理平台对接打通整合,不断提升网办率。继续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全面落实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完善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切实提高推送率、评价率、满意率,实现实名差评回访整改率达到 100%。配合全面实行一次性告知制,推动更多主题事项“一事联办”,做到企业“最多跑一趟”。配合加快电子证照共享应用,推进电子签章、电子档案应用,逐步实现高频事项“全市通办”和“跨市通办”。配合探索推行高频事项无人干预自动审批,积极推广“超时默认、自动用印”模式。(责任部门:房产交易所、房地产市场管理站、住房保障管理所、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建筑管理站、建筑市场管理站、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人防工程管理所、物业管理所、消防验收中心、建设工程设计审查中心)

(二)积极推进深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相关工作。推进施工图分类审查制度,实行告知承诺制和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取消新建单体建筑面积不大于5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等低风险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规范联合验收,除特殊建设工程外,其他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实行抽查备案制度。深入推进“智慧建管”平台建设。(责任部门:设计审查中心、消防验收中心、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三)提高解决群众、企业诉求能力。持续开展领导干部服务业务行动,深入一线倾听企业诉求,切实解决企业难题问题。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认真做好“城市留言板”、“市长热线”、“阳光信访”等平台及上级督办的群众、企业投诉件、信访件、咨询件的核实处理和回复工作,认真听取群众、企业意见,切实帮助群众、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升群众、企业办事满意度。(责任部门:各相关单位)

(四)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制度,公示并严格落实年度抽查工作计划。推行联合抽查标准化和常态化。配合汇编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现场检查工作指引,指导基层人员规范实施检查,扩大联合抽查工作覆盖面。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推进各类监管业务信息的归集共享和关联整合,健全“互联网+监管”工作机制。做好建筑施工合同履约监管。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杜绝因欠薪导致的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及维稳问题。(责任部门:各相关单位)

(五)加强执法规范性。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和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行包容审慎执法,全面落实涉企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制度。(责任部门: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住房和城建执法委员会)

(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信用武汉”建设,强化住建和交通运输领域信用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住建、交通运输领域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建立健全红黑名单制度、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实行差异化管理和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持续开展建设工程十优十差评比。进一步优化政策兑现服务,提高兑现效率,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确保“及时兑”“应兑尽兑”。积极做好建筑业扶持奖励政策兑现工作。贯彻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和武汉市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切实解决政府和国有企业拖欠工程款的问题。配合开展失信约束措施清理、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公共信用信息补充目录和失信惩戒措施补充清单,优化信用平台功能,推动信用信息的广泛应用。加大对失信主体(个体)的联合惩戒力度。着力提高政府诚信度,严格按照原有协议条款执行承诺的优惠政策。(各相关单位)

(七)大力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加强公交线网与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完善“3+3+4”复合交通走廊,推进汉南过江通道、沿江高速汉南段等项目建设。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积极编制铁路专用线规划,打造武汉西南国际化港口枢纽。配合发展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沿江捎带等多式联运,加快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高效对接。(责任部门:物流事业发展中心 、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城建项目投资服务中心、公共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八)其他配合工作。配合延伸服务链、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动产登记全程网上办、优化水电气报装服务、提高跨境贸易通关效率、强化劳动力市场监管、提升政府采购效率和服务效能、增强招投标透明度、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配合完成优化营商环境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配合申报创建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责任单位:各相关单位)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营商环境优化,深刻认识抓营商环境就是讲政治、谋发展、惠民生,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将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各级领导业绩考核。完善以党组书记、局长余仕伟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附件1)、下设工作专班(附件2),明确全局工作重点(附件3)。工作专班办公室加强日常协调,督导各单位、各部门将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位。各部门、二级单位由负责人亲自抓、专人负责。

(二)强化监督考核。对照组织部、纪委监委(治庸问责办)集中开展的“六治”工作,加大对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监督检查和处罚追责力度,切实解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作风问题。根据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办法,依据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月度、季度、年度考核评分排名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健全专项督办机制,定期不定期对重点任务以及责任部门开展专项督查,对在考核中出现问题和扣分情况即刻督办整改并对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工作约谈。

(三)科学统筹安排。有效对接好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区级任务牵头部门,及时向局领导小组汇报、向局相关部门传达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及时收集、汇总局内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信息,及时报送局领导小组和上级部门。充分利用各种载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学习解读,助力各部门政策性文件落地。各部门积极上报简报宣传主动作为、服务企业的先进典型,优化营商环境专班每月汇编发放全局,积极倡导“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理念,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动态对标先进示范区先进经验,及时制定工作举措,迅速组织实施。

附件:

1.区住建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

2.区住建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

3.2021年住建局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清单


附件1:

区住建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余仕伟  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邓剑岩  党组成员、副局长

樊友川  党组成员、副局长

黄  明  党组成员、副局长

何  静  三级调研员、党组成员、副局长

周新芳  二级调研员

蔡尚仁  三级调研员

成  员: 康召辉  办公室负责人

杨远忠  住房保障管理所负责人

刘  军  房屋安全管理站负责人

李  波  物业管理所负责人

江小勇  房产交易所负责人

王  飞  房地产市场管理站负责人

毛国华  建筑管理站负责人

匡勇江  市政工程监督站负责人

凌良武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人

刘  涛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负责人

卢  忠  建筑市场管理站负责人

付世平  建设设计审查中心负责人

王亚民  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管理站负责人

刘  萍  城市建设档案馆负责人

朱红砖  消防验收中心负责人

江哲斌  路灯管理所负责人

宁雪芹  人防工程管理所负责人

李希萱、詹佑喜、龚慧芳 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

詹建新  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

刘建生  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

刘伟明  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

杨  豪  物流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

附件2:

区住建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

主  任:何  静  三级调研员、党组成员、副局长

副主任:夏  伟  办公室

   尹铁军  纪检组

付世平  建设设计审查中心

成  员:邓  军  经开政务中心房产窗口

姚华聪  房产综合办公室

沈尔平  房地产市场管理站

孙金波  建管综合办公室

朱红砖  消防验收中心

余福波  城建项目投资管理服务中心

宁雪芹  人防工程管理所

曾志松  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综合办公室

联络员:赖慧蕊  建设工程设计审查中心

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B318,负责优化营商环境日常工作的综合协调推进。


附件3:

2021年住建局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清单

事项

序号

重点任务

责任部门

(一)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1

深化“一网通办”,推动有关业务办理系统与统一网办受理平台对接打通整合,不断提升网办率。

房产交易所

房地产市场管理站

住房保障管理所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建筑管理站

建筑市场管理站

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

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人防工程管理所

物业管理所

消防验收中心

建设工程设计审查中心

2

继续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全面落实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

3

完善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切实提高推送率、评价率、满意率,实现实名差评回访整改率达到 100%。

4

配合全面实行一次性告知制,推动更多主题事项“一事联办”,做到企业“最多跑一趟”。

5

配合加快电子证照共享应用,推进电子签章、电子档案应用,逐步实现高频事项“全市通办”和“跨市通办”。

6

配合探索推行高频事项无人干预自动审批,积极推广“超时默认、自动用印”模式。

(二)深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

7

推进施工图分类审查制度,实行告知承诺制和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取消新建单体建筑面积不大于5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等低风险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

建设工程设计审查中心

8

规范联合验收,除特殊建设工程外,其他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实行抽查备案制度。

消防验收中心

9

深入推进“智慧建管”平台建设。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三)提高解决群众、企业诉求能力

10

持续开展领导干部服务业务行动,深入一线倾听企业诉求,切实解决企业难题问题。

各相关单位

(三)提高解决群众、企业诉求能力

11

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认真做好“城市留言板”、“市长热线”、“阳光信访”等平台及上级督办的群众、企业投诉件、信访件、咨询件的核实处理和回复工作,认真听取群众、企业意见,切实帮助群众、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升群众、企业办事满意度。

各相关单位

(四)提升市场监管水平

12

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制度,公示并严格落实年度抽查工作计划。推行联合抽查标准化和常态化。配合汇编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现场检查工作指引,指导基层人员规范实施检查,扩大联合抽查工作覆盖面。

各相关单位

13

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推进各类监管业务信息的归集共享和关联整合,健全“互联网+监管”工作机制。

各相关单位

14

做好建筑施工合同履约监管。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杜绝因欠薪导致的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及维稳问题。

建筑市场管理站

(五)加强执法规范性

15

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

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

16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和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行包容审慎执法,全面落实涉企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制度。

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

住房和城建执法委员会

(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17

积极推进“信用武汉”建设,强化住建和交通运输领域信用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住建、交通运输领域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建立健全红黑名单制度、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实行差异化管理和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持续开展建设工程十优十差评比。

各相关单位

18

进一步优化政策兑现服务,提高兑现效率,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确保“及时兑”“应兑尽兑”。积极做好建筑业扶持奖励政策及其他相关行业的政策兑现。

建筑管理站及各相关单位

19

贯彻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和武汉市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切实解决政府和国有企业拖欠工程款的问题。

建筑市场管理站

城建项目投资管理服务中心

(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20

配合开展失信约束措施清理、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公共信用信息补充目录和失信惩戒措施补充清单,优化信用平台功能,推动信用信息的广泛应用。加大对失信主体(个体)的联合惩戒力度。着力提高政府诚信度,严格按照原有协议条款执行承诺的优惠政策。

各相关单位

(七)大力建设现代化综合

交通物流枢纽

21

加强公交线网与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

公共交通事业发展中心

22

完善“3+3+4”复合交通走廊,推进汉南过江通道、沿江高速汉南段等项目建设。

城建项目服务中心

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23

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打造武汉西南国际化港口枢纽。

物流事业发展中心

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24

配合发展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沿江捎带等多式联运,加快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高效对接。

物流事业发展中心

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八)其他配合工作

25

配合延伸服务链、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动产登记全程网上办、优化水电气报装服务、提高跨境贸易通关效率、强化劳动力市场监管、提升政府采购效率和服务效能、增强招投标透明度、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配合完成优化营商环境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配合申报创建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

各相关单位

(九)加强组织领导

26

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营商环境优化,深刻认识抓营商环境就是讲政治、谋发展、惠民生,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将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各级领导业绩考核。

局属各单位

27

完善以党组书记、局长余仕伟为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办公室要加强日常协调,督导各单位、各部门将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位。各部门、二级单位要由负责人亲自抓、专人负责。

局属各单位

(十)强化监督考核

28

对照组织部、纪委监委(治庸问责办)集中开展的治理庸懒散慢乱浮现象工作,加大对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的监督检查和处罚追责力度,切实解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作风问题。

局属各单位

(十)强化监督考核

29

根据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办法,依据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月度、季度、年度考核评分排名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健全专项督办机制,定期不定期对重点任务以及责任部门开展专项督查,对在考核中出现问题和扣分情况即刻督办整改并对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工作约谈。

局属各单位

(十一)科学统筹安排

30

有效对接好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区级任务牵头部门,及时向局领导小组汇报、向局相关部门传达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及时收集、汇总局内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信息,及时报送局领导小组和上级部门。

优化营商环境专班

31

充分利用各种载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学习解读,助力各部门政策性文件落地。各部门积极上报简报宣传主动作为、服务企业的先进典型,优化营商环境专班每月汇编发放全局,积极倡导“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理念,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动态对标先进示范区先进经验,及时制定工作举措,迅速组织实施。

局属各单位

链接: 区人大 | 区纪委监委机关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C栋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D栋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 ©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

政府服务便民热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