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农业气象服务专报 〔2020〕第7期

发布时间:2020-07-09 18:42 作者: 信息来源: 区气象局

 入梅以来强降水对农业的影响评估

摘要:6月8日入梅以来,我区共出现7次强降水过程,截至7月9日08时,我区累计降水量为769.6~946.9毫米,出现了较严重的洪涝灾害,导致农作物渍涝、倒伏、病虫害加重,水产养殖受损,农业生产受灾严重。

一、入梅以来降水过程分析

6月8日我区正式入梅,较常年偏早9天(平均6月17日)。入梅以来强降水过程分别为:9~10日大部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12~13日大到暴雨;14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26日傍晚部分地区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28~29日暴雨到大暴雨;7月2日暴雨;7月4~7日暴雨到大暴雨。

入梅以来,截止到7月9日08时,我区累计降水量为769.6~946.9毫米。最大累计雨量为天外天站946.9毫米,最大日降水量为纱帽站228.4毫米(7月5日20~6日20时),最大小时雨强为天外天站87.4毫米(6月26日18~19时)。

二、强降水对农业的影响评估

1.强降水导致大面积农田发生渍涝

此次强降水范围广、强度大,加之外河水位骤涨,造成了大面积农田渍涝。目前我区中稻处于分蘖孕穗期,强降水易造成中稻植株高度变矮,高位分蘖数增多;时令蔬菜、瓜果因未及时采摘产量受到一定损失,部分蔬菜大棚和露地蔬菜遭雨水浸泡严重导致绝收。

2.强降水造成水产养殖受损

较强降水和外河来水可直接造成渔业基础设施损毁、池塘漫溢、鱼虾逃逸,同时使水质浑浊、溶氧下降,引发浮头泛塘。暴雨期间,洪水泛滥,水体污浊,各种病原微生物随水流动滋生繁殖,易暴发鱼病,传播疫情。

3.强降水过程造成作物病虫害危害加重

近期强降水过程有利于“两迁”害虫迁入我区,加大后期稻飞虱发生的风险。此外,连续适温高湿寡照天气,造成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及蔬菜瓜果病害的加重,持续性降水过程还不利于喷药防治。

三、未来天气影响与措施建议

本轮降水已基本结束,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10~11日我区有一次中等强度降水过程,大部地区有中到大雨;12日以后降水仍然维持。建议抓住降水间歇,及时开展灾后恢复工作:

1.农田继续清理“三沟”,减轻渍涝,受灾严重导致绝收的蔬菜地及时罢园清棚,结合当地种植习惯重播或改种生长周期短,效益较明显作物品种。

2.中稻作物加强田间管理,对受灾、成灾田块,及时扶正植株、清洗污泥、植株调整、视苗情合理追肥,促进恢复生长,并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

3.水产养殖池塘及时加固修复,并做好池塘消毒,防止鱼病暴发和疫情传播。

链接: 区人大 | 区纪委监委机关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C栋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D栋
网站技术支持:027-84853098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点击查询)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 ©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

政府服务便民热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