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记者贾蓓 通讯员陈子珊 尹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集体经济智慧管理平台,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近年来,武汉经开区以“三关联”“四预警”方式严格控制村级经济事项风险点,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促进全区清廉村居建设。目前,全区8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全部纳入平台管理,监管村级集体账面资产总额达60亿元。
据介绍,2016年,武汉经开区农业农村局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方式,搭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将集体“三资”台账、合同管理、票据管理、财务核算、重大经济事项、统计分析、财务公开等功能进行整合,通过平台对各村支出情况,资金流量、流向,资产资源购置处置过程及使用,合同的执行,重大事项决策等情况进行全方位、实时化监控,以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替代以往的“事后算账”,初步实现组织网络化、家底透明化、档案动态化、运行程序化、监督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以往农村经济事项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于集体资产购置处置、资金使用、经济合同签订等各类经济活动的原始票据、审批材料、合同文本等各环节原始资料,在人工处理的同时,同步扫描录入系统,形成可查询、可追溯、不可更改的档案记录,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经济活动的原貌。并利用网上账套实现资金收支及资产变动情况的实时监控,实现事前审查控制、事中监控预警、事后审计公开。
集体“三资”平台全面上线后,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全部纳入了平台管理,可以自动形成规范的公示报表,通过村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显示屏等,农民可随时了解到集体资产资源的处置和资金的使用情况。
将集体资产、财务纳入平台管理后,该区还以“三关联”“四预警”的方式,严格控制村级经济事项风险点。“三关联”即关联资产、资源与经济合同,关联合同收入、资产处置收入与账套,关联银行账户,有效规避产生“袖口”合同,防止发生收入不入账或少入账的现象。“四预警”即对现金单笔业务支出、收款收据、经济合同到期履约及合同每期应收款项四个关键环节设定指标许可范围。系统通过实时智能分析,对违规操作和异常指标通过三级红灯预警方式及时进行警示,切实加强对村级库存现金的管理,有效防止合同“到期不收账”或“账外循环”等问题,形成“三资”管理的良性循环和无缝对接,兜住了集体资产不流失的底线。自监管平台上线以来到2021年底止,全区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数量大幅下降,基层党风廉政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