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理工作情况
(一)实施产业振兴行动,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1.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一是加大种都建设政策扶持力度,实施种业项目建设,补贴资金780万元,支持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装备提档升级。二是正式签约中信农业、中信建发种业小镇项目,投资100亿元布局“田—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三是聚集种子企业10余家,制种基地示范展示面积2600亩,累计培育新品种100余个,种子年销售额4亿元,初步建立起以蔬菜种业为主导的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格局。
2.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一是加快推进乡村休闲产业建设。采取政策扶持、资金奖补的方式,支持武汉龙凯、武汉月月红、湖北海图等3家企业投资417万元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支持武汉龙灵湾半岛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申报2021年市级休闲农业项目建设,计划投资315万元。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荐新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监测合格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监测不合格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完成6家“六有”合作社及6家“六有”家庭农场的指导工作,待“六有”各项指标达标后再申报“六有”合作社及家庭农场。三是加强企业产销对接。组织大汉口、楚湘、武大天源、金汇泉4家龙头企业参加全市农产品网络直播带货培训班。组织大汉口、金汇泉两家龙头企业参加第十二届湖北潜江龙虾节。协调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全市农业农村招商引资专场活动。四是线上线下成功举办“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甜玉米文化节”。
3.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恒大智慧农业产业园3号大棚已运营见效,10万头数字畜牧场正在建设,已启动申报武汉龙凯数字果蔬种植场、百瑞汉南数字渔场,待市项目实施方案下达后组织实施。
(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开展“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为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今年3月以来,我区开展了“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重点对湘口街、东荆街公共环境进行了集中综合整治,两个城镇服务和带动乡村振兴的能力明显增强。
2.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坚持实施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乡村。一是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补齐乡村生态短板。开展“防疫有我、爱卫同行”及“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所有行政村均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庄干净整洁,乱堆乱放现象基本消除。建成41座农村公厕、20450座农村无害化厕所,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二是全面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投资1146.37万元,建设了4个农村污水处理站,农村社区2710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新建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管控率100%。三是实施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通过汉南区第二水厂改造农村饮用水安全覆盖率达到100%,水质合格率到达95%以上、供水保证率达到99%以上,农村供水质量明显提高,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户户饮放心水”,部分农户实行抄表到户,区内两个农村水厂共解决全区8.22万农村群众的饮水问题,实现了农村供水城镇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四是推进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投入财政资金5181.17万元,经过三年的建设,建成东荆街郧阳村、湘口街汉江村两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五是持续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投入131.21万元,开展日常养护农村公路529.689公里;启动建设10公里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投资408.184万元,启动4.514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大修工程;投资750.56万元,拟启动5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
二、下一步工作
(一)抓紧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组织协调相关街道和部门加快小城镇规划(区域一体化规划)编制(修编),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全面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农村产业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切实抓好农村补短板强弱项工作。一是在“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中统筹推进交通、市政设施、人居环境整治、公共服务功能等向农村延伸,提升农村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二是实施精准农业招商,着力推进企业兴乡、项目兴乡。加快推进恒大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碧桂园农业建设,加快推进种业小镇建设。三是引导社会资本开发乡村资源,打造观赏农业等特色精致乡村休闲游品牌。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