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中国车谷品牌运营中心,武汉经开区与武汉理工大学再一次紧紧握手——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建设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以下简称军山校区)二期、三期。
当天,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车谷产业生态合作大会举行,500余名武汉理工大学优秀校友企业家、行业企业家见证“大军山”与“马房山”跨越长江的再一次握手,见证“校”与“城”同频共振的“双向奔越”,见证校地深度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迎来又一个新机遇。
武汉理工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 建设高校,有14名校友当选两院院士、9名校友担任央国企“掌门人”、20余名校友创办上市企业,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高等教育发展时代潮流,武汉理工大学坚持走好创新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建设“创新融合研究型大学”。
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武汉经开区,是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被誉为“中国车谷”。武汉理工大学在材料、交通、汽车等领域学科优势突出,与武汉经开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产业布局高度契合。
武汉理工大学建设创新融合型研究大学,与武汉经开区从“隔江相望”到“跨江相拥”。
▲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
2022年5月,双方在军山新城合作共建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去年9月,军山校区一期建成启用,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及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率先入驻,成为武汉经开区和武汉理工大学多年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重要载体。
今年9月,军山校区迎来首批全日制研究生新生,还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根据武汉经开区与武汉理工大学签署的深化合作协议,双方还将携手推进军山校区二期、三期建设,入驻武汉理工大学更多的优势学科、更多的青年才俊。
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是湖北省首批两所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之一。该学院入驻军山校区之后,立足武汉经开区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每年培养一两百名卓越工程师。目前,军山校区学生人数超过400名,实现学校科研力量与武汉经开区优势产业双向赋能。
武汉经开区打造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大舞台,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师生登台尽显“舞姿”。
武汉经开区是东风汽车的总部所在地,布局有研发总院、岚图汽车、猛士科技、奕派科技、智新科技等重要的研发和生产业务。
东风汽车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创立“东风跃迁班”,以校企协同育人为突破口,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在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里,在生产车间的产线旁边,武汉理工大学的学子们完成了从“纸上谈兵”到“沙场点兵”的蜕变。
王学坤是东风跃迁班的首批学员之一。在东风研发总院,他参与了最新研发的“高边驱动芯片测试系统”,曾赴漠河在-50℃的极寒环境中测试芯片可靠性。这套系统所测试的自主芯片,已批量搭载于东风的最新车型。“这种实战经历让我提前达到工程师的能力标准。”王学坤说。
“还未毕业就提前拿到了东风研发总院的offer直通卡。”武汉理工大学22级硕士林汉超是东风跃迁班的一员。他将论文写在企业车间里,两年内先后申请4项发明专利,荣获东风公司优秀实践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东风跃迁班”学生(左)和企业导师在实验室里。资料图
首届东风跃迁班的44名毕业生中,21人通过考核直接进入东风各研发单元,从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核心岗位研发,实现从校园学子到企业工程师的“无缝切换”。
经过3年的摸索总结,这场改革已从“试验田”扩展为“示范园”,合作院校新增华中科技大学,实践基地延伸至岚图、猛士等创新单元,培养实践项目也由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到汽车造型设计、前瞻技术等前沿领域。
武汉经开区由“中国车谷”加速迈向“世界车谷”,与武汉理工大学携手推进军山校区二期、三期建设,为武汉理工大学深度融入经开区、服务经开区拓展空间和资源。
“将发挥军山校区新动能,加快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以概念验证中心打通迈向市场‘最初一公里’。”
在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车谷产业生态合作大会上,武汉理工大学校长王发洲现场推介时表示,将以校友资源为纽带,深度链接汽车全产业链,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要素,积极部署前沿与新兴学科及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建设先进载运工具研究院和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打造汽车产业科技创新策源新高地,“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融入车谷、服务车谷”。
在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车谷产业生态合作大会现场,14个科研项目、11个招商项目签约,涵盖智慧交通、智能传感、人工智能、机器人、氢能等多个领域。
其中,新能源汽车超大型一体化轻量化结构件研发及生产基地、中成汽车低速无人车运力共享平台等8个项目落户武汉经开区。签约项目聚焦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新材料等核心产业,将进一步强化区域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校地协同+基金赋能+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合作模式。
“作为国家级汽车产业集聚区,中国车谷不仅有深厚的制造业底蕴,更有像武汉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智力支撑,还有众多上市公司和创新型企业的集聚优势,完全有能力、有底气成为下一代汽车技术的策源地、产业升级的示范区和生态合作的试验田。”10月18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宋志平认为。
武汉经开区主要负责人表示,“大军山”与“马房山”同频共振,借助校友力量“以才引智、以才引资”,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深度融合,经开区将推进校地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以“校友链”带动“产业链”,推动“中国车谷”加速迈向“世界车谷”。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