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工业机器人测试“蓝海” 武汉“小巨人”服务国内一半汽车座椅厂商

发布时间:2025-03-31 08:20 作者: 记者王双双 摄影孙晓飞 通讯员杨小峰 信息来源: 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3月28日,武汉恩斯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恩斯特”)新搬迁的崭新工厂内,一群身着工作服的年轻人正紧盯着数字大屏幕。随着机械臂模拟“坐入—起身”的动作,传感器实时传回力值、电阻等参数,采集分析系统以100Hz的频率快速记录并分析数据。“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座椅测试系统,动态参数分析能力让开发周期缩短了30%。”项目负责人、“95后”工程师李继成介绍道。

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恩斯特,是一家专注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开发的高新科技企业,深耕汽车测试、装配、搬运等领域10余载,先后获评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车谷新物种优秀企业等称号。

2019年,恩斯特面临“生死存亡”——焊装机器人业务陷入红海竞争,年产值6000万元的业务线是否要割弃?转型并非一人之力。总经理王斌回忆:“当时团队35人,有人迷茫,有人焦虑。前后开了十几场‘头脑风暴’会议,最终达成共识——用创新技术开辟新赛道。”

此后,10名核心成员选择留下,共同转攻汽车测试领域。这支由“80后”资深工程师与“90后”技术新锐组成的混编团队,开始啃机器人测试领域的硬骨头。“我们分成了硬件攻坚组、软件算法组和场景应用组,每周同步进度,互相补位。”测试组组长皮若愚介绍。

据悉,在汽车测试领域,对机器人耐候性要求极高,需在-40℃至90℃环境中稳定运行。传统工业机器人遇过高低温即罢工,如何突破?恩斯特技术骨干朱华林提出联合环境仓厂商研发防护系统方案,他说:“那半年,团队成员天天泡在实验室,试了上百种密封材料和散热方案,终于通过应用复合材料‘衣服’与模块化散热的创新设计,让普通机器人得以挑战极端环境。”

“这一突破不仅拿下3项专利,更成为恩斯特打开市场的‘钥匙’。”王斌说,目前国内50%的汽车座椅厂商采用公司的该款测试设备,东风李尔、安道拓、延锋等头部座椅企业的订单接踵而至。

创新不止步,2023年,该公司历时4个月研发出国内首套“商用车测试平台”,填补了复杂场景模拟的空白。眼下,这支年轻团队正酝酿更大动作——牵头起草汽车座椅测试试验方法团体标准。“行业缺乏统一测试规范,我们想用实战经验推动标准化。”王斌坦言,从被迫转型到定义标准,创新是公司不断突围的密码。

链接: 区人大 | 区纪委监委机关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C栋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D栋
网站技术支持:027-84853098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点击查询)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 ©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

政府服务便民热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