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牵头打造自主“中国芯” 3款车规级芯片实现流片

发布时间:2024-10-21 08:30 作者: 信息来源: 湖北日报 东风汽车研发总院

“越是难以替代的芯片,越是应该采用国产替代,MCU和专用芯片是我们国产芯片替代的重中之重。”日前,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智能化总师张凡武说。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获悉,东风汽车已完成3款车规级芯片流片,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一款高端MCU芯片、一款H桥驱动芯片已实现二次流片,一款高边驱动芯片已开始整车量产搭载。

张凡武介绍,当前,单车约有25至50个控制器,共含约500至1000颗芯片。一些用于动力域、底盘域控制器的高端MCU、部分专用芯片(智能功率器件和电源管理)与汽车核心功能耦合度较高,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

▲2022年5月,由东风汽车牵头,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启动运行。

早在2019年,东风汽车便决心推动这类芯片的国产化替代,规划了一款高端MCU芯片,四款专用芯片,以保障供应链长期稳定和安全。2022年,东风汽车牵头,联合中国信科二进制半导体有限公司等8家企事业单位,共同成立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

“创新联合体从需求定义、设计、制造、测试等出发,串起一个芯片产业链。”张凡武说,今年8月,由创新联合体开发的高端MCU芯片实现第二次流片,正同步开展控制器软件开发,预计明年搭载上车,有望成为国内最早量产的全国产化MCU芯片。

一款车规级芯片从提出需求定义到真正落地,至少需要3到6年。这类芯片投入周期长、回报慢,还面临开发难、上车难。张凡武曾根据调研分析,绘制了一张国内汽车缺“芯”示意图。图上,绿色笑脸代表国内还有一些资源;红色苦脸,则代表国内资源空白。

“芯片真正实现国产化,应该是一种正向开发,即软硬件全部国产化,各项功能可以恰如其分地匹配国产车需要,而不是一种简单的逆向替代。”张凡武说。

▲2024年1月,湖北卫视报道东风汽车牵头开发芯片进展

在今年9月举行的东风汽车科技创新周活动上,东风宣布,未来还将加快国产高算力芯片应用,2026年广泛采用7纳米制程芯片,2030年将应用5纳米制程芯片,2035年将应用更先进的芯片架构,与AI算法深度融合,功耗更低、算力更强,让汽车更聪明、更懂用户。


链接: 区人大 | 区纪委监委机关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C栋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D栋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 ©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

政府服务便民热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