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即将变“小区” 郭徐岭1.5万余群众期待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4-08-26 08:27 作者: 记者金晨 宋云飞 摄影姚子怡 通讯员张文星 信息来源: 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城中村基础设施老旧、道路拥堵、自建房安全风险高,一直是制约城市更新和群众生活条件改善的一大难题。8月21日,郭徐岭片区(含洪山)城中村改造还建房项目开工,郭徐岭片区(含洪山)即将“蝶变”。22日,记者走访沌阳街道关帝村、洪山村的居民时了解到,他们对未来美好的社区生活充满期待。

上世纪90年代初,武汉经开区在郭徐岭一带集村并镇,启动开发建设。当时,因条件有限,绝大多数居民自建房无统一规划设计、无专业资质施工、无配套基础设施。时至今日,这里的居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走进关帝村,只见楼挨楼、窗对窗、线连线,有的住房墙壁上还有明显的裂缝。“关帝村共有200多栋自建房,大多建于1991年。”关帝村书记蔡万涛介绍,村内建筑几乎都是老旧民房,历经三十余年风雨,安全隐患多,“最怕刮大风、下大雨,平常还担心居民用电、用气安全”。

在关帝村,村民李师傅1991年建了栋房。由于年代久远,他的这栋房逢雨必漏,迫不得已又在房顶上加装了一层彩钢瓦,情况才稍有好转,“好多街坊都在房顶上加装了彩钢瓦”。此外,由于管网老化,排水不畅,大雨过后,地面经常渍水。

洪山村的宋先生,感受与李师傅类似。他的家建成于1993年,由于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老化,村里排水难,到了夏季,在用水高峰期,洗澡、做饭也都不太方便。

郭徐岭片区(含洪山)开启城中村改造项目纳入了2024年全国城中村改造计划,将打造成为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沌口现代服务业中心和智慧生活示范社区。改造完成后,拆迁范围内的郭徐岭、水府、红升、三元寺、关帝、洪山等6个村即将“村居”变“小区”,当地15000余名居民也将迎来新生活。

让宋师傅感到高兴的是,在郭徐岭片区改造中,还将引入武汉市名校资源,对洪山小学扩容提质、打造全区一流九年一贯制学校,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也将增设站点,“在家门口就能让孩子们读上好学校,走几步路就能坐地铁,是个好事情”。

宋先生说,支持区里开展城中村改造工程,不仅要带头签字支持拆迁,还要动员亲戚朋友一起签,让改造工程早动工、早完工,争取早日搬进新家。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沌阳街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街道已经进行了多轮城市更新政策入户宣讲,下一步,将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的原则,加快统筹推进郭徐岭城市更新工作,让群众尽早享受到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实惠。


链接: 区人大 | 区纪委监委机关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C栋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D栋
网站技术支持:027-84853098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点击查询)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 ©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

政府服务便民热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