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少农贡献奖”获得者罗建武:与东风发展同频 不断挑战汽车研发新高度

发布时间:2024-03-05 17:28 作者: 信息来源: 东风汽车

“从零起步,到E70,再到猛士917,不断向上攀登,艰苦而又快乐着。”站上东风公司第二届“孟少农贡献奖”领奖台的那一刻,东风公司研发总院乘用车动力中心新能源动力总成技术总工程师罗建武心里有这样的感慨。

回望30余载职业生涯取得的成果,罗建武说:“东风公司安排给我的每个项目,既是一次艰难的任务,又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把每个项目做好,就能不断挑战新高度。”

跑起来,

每一口空气都是新鲜的

1996年,怀着对汽车行业的憧憬,罗建武进入神龙公司。在那里,他见到了法方的一辆电动小车。“当时我主攻内燃机方向,电车给人的感觉很新奇。”

基于对汽车市场的观察,罗建武敏锐察觉到电动汽车的发展潜力。2002年,罗建武重新进入校园,攻读电机与电器方向博士。

同年,东风公司承担国家“863”计划中关于电动车项目的重大科技课题,原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电动车研发先行试点单位就此成立。

2006年底,学成归来的罗建武在东风电动车公司接触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个电动车项目——“东风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客车的开发”,开发成果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提供运营服务。

面对这一实践机会,罗建武跟同事都有些激动。“当时国内电动汽车研发试制都还刚刚起步,能跟着‘863’研发链条一同探索‘新世界’,机会十分难得。”罗建武说。

在项目团队和上下游伙伴的通力合作下,15台东风混合动力公交车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的接驳任务,该项目也荣获2008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相比项目所带来的成就感,在新能源这条全新赛道上疾驰的兴奋感显然更让罗建武难以忘怀。“跑起来,呼吸到的每一口空气都是新鲜的。”罗建武说。

改进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公司下一步要怎么做,一直是罗建武反复思考的问题。

“汽车的细分领域很多,彼此相辅相成,我们要向前辈孟少农学习,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性工作,逐步融会贯通,才能在某个合适的时机厚积薄发。”罗建武说。

从“有”到“优”,

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

“十三五”以来,东风公司将新能源事业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车型补贴政策的日益完善,市场也在呼唤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型走进千家万户。

等风来,风已至。2016年,一封“军令状”递到了罗建武面前——作为动力系统开发总负责人,负责开发电驱动模块,产品搭载于东风自主研发的纯电动汽车项目上。罗建武意识到,这正是自己期盼的机会。

“当时一共十几个人,要从无到有开发纯电动车的电驱动模块,难度的确不小。但大家热情都很高,想着一定要干出点成绩。”罗建武说。

一项项拆解试验、一次次实践论证、一步步摸索研究控制逻辑和控制策略,罗建武和同事们就是这样摸着石头过河,逐步攻克了一系列难题,成功研制出公司首款自主高集成电驱动模块HP3.2a。

万事开头难,做研发时的灵光乍现可遇不可求,久久为功,水到渠成才是工作的常态。“支撑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研发任务的,是对科研工作的热爱。”罗建武说。

2017年,搭载HP3.2a的东风风神E70纯电动轿车成功投产,其凭借长续驶里程、高比能量电池系统等优势获得市场认可。

如果说E70项目是解决了电动车动力系统“有没有”的问题,那么猛士917动力系统则是罗建武及其团队在“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耕、不断向上攀登的产物。

在罗建武看来,随着汽车技术与市场的飞速发展,新能源赛道的竞争逻辑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更细分、更个性化的产品和体验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的发展主旋律。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普通的车已经不足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汽车产品需要向上升级。”罗建武说,“未来的车,一定是能解决用户痛点的车,而这样的车,一定是我们能够完全自主开发、拥有不可替代性的市场竞争力的车。”

正是基于这一认知,猛士动力MEGA POWER以市场为导向,聚焦精、深、特、细、好,在自主掌控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设定了极高的技术指标。

罗建武及其团队利用500余个日夜,跨气候、跨地区、跨工况,对车辆进行反复测试,历经三轮产品迭代,完成了从动力实现到性能提升,再到超级动力及效率双兼顾的蜕变。

“70度角的陡峭天坑,我们的猛士车一脚电门就冲上去了,速度和力量让人非常震撼。”谈起猛士917在阿拉善天坑的精彩表现,罗建武很是自豪。

在MEGA POWER动力系统的加持下,猛士917零百加速仅需4.2秒,给用户带来了“超乎想象”的越野体验。

向未来,

“满电”奔赴新征程

从事电动化自主技术开发20余年来,罗建武发表专利与专有技术40余项、标准20余项、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助力东风自主新能源乘用车动力性能水平在同级别中处于领先地位,为提升东风产品行业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

面向未来电动汽车发展态势,在加强自身电力驱动系统设计开发能力建设的同时,罗建武还注重团队建设、技术传承与人才培养。

2022年,罗建武创新工作室揭牌成立。罗建武通过“传承,创新,成才”3C模式培养了超百名专业技术人才,专业覆盖项目管理、软件开发、硬件开发、策略研究、热管理研究、机械结构等,为东风自主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培育了一批中坚力量。

电机系统开发工程师许心一记得很清楚,2022年8月12日,首批搭载ID-400电驱动总成的试制车辆刚刚装配完成,即将运往吐鲁番开展夏季试验,便收到了吐鲁番即将“封城”的通知。

作为第一批试验队员,罗建武以身作则,带着团队进驻吐鲁番火焰山中交试验场近一个月,打地铺、睡床板、吃盒饭、洗冷水澡,克服诸多困难,最终顺利完成了高温试验任务。

“罗博士鼓励年轻人多想多问,平时会给我们讲解硬件电路知识、软件逻辑、电机控制原理等,在生活上也经常引导我们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或学习上的困难。”电机系统开发高级主管工程师赵娜飞说。

罗建武还积极学习对标研究开发标准和体系,推动知识体系标准化。

“创新工作室涉及不同专业科室,跟大家交流的同时,我自己也在不断学到新东西,这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罗建武说。

在电机系统开发领域,罗建武创新工作室已积累81项发明专利,形成设计标准转化33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电力驱动系统设计、标定、验证和产业化体系。

记者了解到,东风公司目前正在探索电动商用车领域。“有了纯电乘用车研发技术作为基础,大家对纯电商用车的研发很有信心。”罗建武说。

去年11月东风公司研发总院成立后,研发资源深度整合,研发效能有效提高,不同专业领域之间协同程度更高了,东风公司上下新能源转型的干劲更足了。“协同起来挑战未知领域对所有研发人而言都有着十足的吸引力。”罗建武说。

天气好的时候,罗建武会选择骑车十公里上班,在半小时的骑行时光中,他用心感受朝阳、晨雾和迎面而来的微风。

“生在当下,与时代同行,与东风发展同频,是我的幸运。”罗建武说。


链接: 区人大 | 区纪委监委机关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C栋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D栋
网站技术支持:027-84853098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点击查询)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 ©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

政府服务便民热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