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来了“特派员” 武汉经开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通“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3-11-09 08:50 作者: 记者金晨 通讯员季卫斌 信息来源: 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11月7日下午,武汉市“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冬季行(武汉经开区专场)”活动在汉南现代种业小镇举行。7名科技特派员代表与企业现场签订了服务协议,将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助力武汉经开区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由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经开区管委会、武汉市科技局主办。活动中,农业领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与企业开展技术需求对接洽谈,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武汉轻工大学和武汉市农科院相关专家现场发布了7项最新成果,并对30项成果进行了展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培育新品种是我们企业的根本。”武汉楚为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助理周文杰介绍,与“科技特派员”签约后,企业可以跟农业专家“零距离”交流,“这将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也为企业加快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武汉经开区不仅是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黑土地”。早在2021年,汉南现代种业小镇就被列入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整体布局,成为全市种业“芯片区”。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创新发展,现代科技农业产业园于2022年6月揭牌成立。2023年6月,武汉经开区发布“种业黄金十条”,将在2023-2025年期间每年拿出至少2000万元,鼓励种业企业、科研机构等支持建设汉南现代种业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种业原创研发及创新平台建设,发展现代高科技农业。

不仅如此,武汉经开区与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共建5个合作基地,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4个,一批批科技特派员走出实验室,来到田间地头,发挥上联高校、科研院所,下接企业和广大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打通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武汉经开区已拥有各类农业专利30余项,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13个,种子技术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200余个。

“欢迎农业科技企业、农业科技人才与武汉经开区双向奔赴、互相成就。”武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开区构建了“1+7+X”政策体系,科创33条、人才政策黄金十条、知识产权八条等政策协同发力,为企业和人才保驾护航,“希望高校院所及专家团队,继续支持经开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带动更多优质资源落地生根。”


链接: 区人大 | 区纪委监委机关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C栋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D栋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 ©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

政府服务便民热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