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日渐深入,全球各地孵化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独角兽企业。作为新经济新动能的典型代表,独角兽等创新型企业往往具有技术领先、市场超前、成长迅速、分布偏好明显等特征,体现着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独角兽企业一般是指成立时间不超过十年,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
记者梳理历年发布的独角兽榜单发现,武汉经开区不仅有外地引进的独角兽,还有岚图科技、鼎汇微电子、环宇智行等3家本土培育的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总体呈现出外地引进和本土孵化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
抢占下一代汽车发展机遇
新赛道独角兽企业驶向发展快车道
10月11日,在2023国际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博览会上,来自武汉经开区的独角兽企业芯擎科技,向产业界展现了高端车规级芯片和解决方案。
现场,芯擎科技创始人、董事兼CEO汪凯博士表示,新能源车销量高速增长,中国将成为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车规级芯片进入黄金发展期,汽车芯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随着不断提升的性能需求,7纳米将是汽车主控芯片的必然选择。
▲芯擎科技研发的“龙鹰一号”芯片开发板。
2021年,芯擎科技率先推出7纳米车规级高算力芯片。2023年,搭载“龙鹰一号”的领克08和睿蓝7先后推向市场,开启规模化量产,为中国车企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10月13日,在2023第二十三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上,2024款新岚图梦想家首次亮相车展,现场人气居高不下,定单已破万。
作为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岚图科技,“三年三款新车、三年三品类”,已构建起横跨SUV、MPV和轿车的产品矩阵,成为产品布局最完整的新能源车企。
▲新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和岚图追光。
去年底,岚图汽车完成A轮近50亿元融资、投后估值近300亿元,成为新晋独角兽企业。今年6月,又有多家银行向岚图汽车授信150亿元。
“这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岚图汽车充分认可与充足信心,说明了岚图汽车在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这条赛道上具有超强实力和独特优势。”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
同样布局新能源赛道的路特斯科技,只来车谷考察一次,就确定在此建全球总部,填补了武汉在超高端纯电智能汽车领域的空白。除获得吉利控股集团支持外,路特斯还先后吸引了蔚来资本、红杉、长江经开基金等投资人的融资,即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不仅是独角兽企业,在新能源零部件赛道,作为武汉经开区本土培育的自动驾驶领域“潜在独角兽”企业,环宇智行已跻身为汽车智能化域控和智驾功能的重要供应商,其最新研发的智能泊车系统已进入保交付阶段,将于明年正式量产。
▲环宇智行自研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武汉经开区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时下,武汉经开区正处于转型发展期,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作为下一代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快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诞生的独角兽,大多瞄准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赛道,抢占“万亿级汽车产业大走廊”发展机遇。
构建千亿级汽车产业基金群
资本激活独角兽企业创新生产力
一个月前,在2023中国车谷汽车零部件招商大会上,总规模100亿元的湖北长江车谷产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该基金将作为省级专注于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母基金,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细分方向,构建千亿级汽车产业基金群。
“金融‘活水’可激活科技‘第一生产力’。”武汉环宇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首席执行官曹晶博士介绍,科技创新是资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领域。她说,从既往的经验看,一些科研项目限制条件多,资金和时间投入有限。因害怕失败,科研人员的“胆子”也会变小,一些科研实验在“最后一公里”中止,十分可惜。
落地武汉经开区6年,三次搬家,年营收额增长20余倍。“作为上市毕业‘独角兽’企业,亿咖通的快速成长,得益于所身处的沃土。”亿咖通科技有关负责人说。
▲亿咖通·安托拉1000 Pro计算平台
该负责人解释,如果将企业比喻种子,武汉以及武汉经开区相关政府就是种子生长的土壤,资金“活水”等就像气候。而一粒种子的开花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所生成的土壤和所处的气候条件。
据介绍,亿咖通科技成立初期,相关政府部门通过长江经开车联网产业基金提供一笔无息借款,公司获得资金后招募大批研发人员潜心研发平台化产品,短短几年成长为中国首家登陆美股的汽车智能化初创企业,产品被装上全球370多万辆汽车。
▲亿咖通科技研发的车机系统。
武汉经开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部门负责人解释,资本投资是根据市场发展趋势,瞄准未来发展空间大、科技含量高的领域,同时评判一个项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经济价值是市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社会价值则代表其所处的产业生态良好,诸如新能源产业链头部企业,不仅能够自身发展,还能吸引一些上下游企业落户,带动整个生态圈的良性循环。
借鉴新一线城市培育独角兽经验
加速打造科技创新企业新高地
近年来,省科技厅印发了《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培育计划实施方案》,开展了科创新物种企业培育。省经信厅印发了《湖北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全省科创新物种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断培育壮大,为独角兽企业培育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独角兽作为创业领域先行者与实践者,对第二、第三梯队的创业者有榜样作用,可以带动身后诸多准独角兽一道成长。”近日,湖北经济学院副院长付宏如是表示。
付宏介绍,武汉独角兽企业与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新材料等创新创业生态高度契合,是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但相比科创发展先进地区,武汉独角兽企业发展后劲十足,还需学习新一线城市培育独角兽培育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资金扶持等。
独角兽企业一定程度上是区域创新活跃度和营商环境的晴雨表。据最新中国独角兽报告显示,从城市群来看,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数量持续占据高位。
尤其是在同属中部地区的山东青岛,独角兽数量实现了从0到14的突破。在青岛最新独角兽榜单中,以日日顺、聚好看等为代表的一批独角兽,均是该省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硕果,此外,自2020年起,该地密集出台了多项完善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路径的政策。
武汉经开区科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区高度重视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构建“1+7+X”政策体系,科创33条、人才黄金10条、知识产权8条等政策协同发力,坚持内培外引并举,持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的梯度培育模式,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领军企业。
下一步,武汉经开区将借鉴新一线城市培育独角兽经验,力争到2025年,持续内培外引一批拥有“硬核科技”的独角兽企业,新增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驼鹿企业等新物种科技创新企业50家以上,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