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乡愁文化 东荆街首个乡愁馆开馆

发布时间:2023-09-14 08:35 作者: 记者彭宇 通讯员朱文琴 丁娜 杜斌 信息来源: 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在城乡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如何留住乡愁?9月13日,武汉经开区东荆街郧阳村乡愁馆正式开馆,成为村民承载记忆和乡愁的人文历史宣传站和秦巴民俗风情的展示窗。

当天,人大东荆街道工委举办的“政情直通 民意直达”共同缔造·赓续乡土文化活动同步举行。区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为郧阳村乡愁馆揭牌。

郧阳村乡愁馆位于郧阳村党群服务中心,面积约80平方米,馆内陈列着传统农具、马灯、陶罐、收音机、小人书、老照片等各类老物件48件。该馆设有郧阳名片、汉水人家、汉南筑梦、美美与共等4个展区,以乡村生态为基底,体验式文化为核心,老家印象为主题特色,围绕郧阳的民俗文化、农耕风貌等,让更多人感受农耕民俗记忆,重拾儿时乡愁。

2010年10月,为支持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郧县柳陂镇易家垭子村276户村民、1100多人舍小家顾大家,走出十堰深山,搬迁到东荆街道定居,建立郧阳村。

郧阳村村委会副主任肖虎介绍,在筹建乡愁馆时,村民们主动捐赠各类老物件、老照片。“这个梳妆盒是村里一位90多岁婆婆捐赠的,是她70多年前出嫁时的嫁妆。”说起乡愁馆的老物件,肖虎如数家珍。

“十几年前的老照片还保存着哩!”村民孙步兰在参观乡愁馆照片墙时,惊讶的发现一张同村老乡在搬迁前将老家樱桃树带过来的照片。“搬迁的那天,我也将自己种的樱桃树带到了新家。”谈及老家的樱桃树,孙步兰感慨颇多。

十堰郧阳,盛产樱桃。13年前,郧阳村村民孙步兰一家四口在搬迁的行李中,装上了一株樱桃树小苗。她和老伴把它种在了新居的墙角旁,寄托对老家的念想。如今,原本寄托着老家念想和家乡味道的樱桃树,已成为郧阳村乡亲们的“致富林”。

13年来,郧阳村白手起家,因地制宜,在武汉经开区的领导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建起了600多亩龙凯生态农业园,260亩的猕猴桃种植基地,60亩的樱桃园,带动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 



链接: 区人大 | 区纪委监委机关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C栋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D栋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 ©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

政府服务便民热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