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办“书法展”,熊召政为中国车谷赋诗四首

发布时间:2023-07-03 08:47 作者: 记者李金友 摄影李岿 信息来源: 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7月2日,武汉经开区迎来一场文化艺术盛事,“翰墨中华·熊召政诗文书法学术回顾展”在中国车谷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隆重开幕。

熊召政,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文化学者、剧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小说、诗歌、散文、书法等创作成果颇丰,所著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全票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翰墨中华·熊召政诗文书法学术回顾展”精选熊召政创作的136幅书法作品,家国情怀、文化乡愁、史迹文踪、画山绣水,尽显翰墨之中。

今年4月,“翰墨中华·熊召政诗文书法学术回顾展”北京中国美术馆首次展出,社会各界反响热烈。两个月后,展览赴“上风上水、创新创业之地”——武汉经开区举行,在中国车谷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展出15天。

步入中国车谷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一楼大厅,湖北艺术界泰斗周韶华先生领衔、专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创作的巨幅国画《巍巍长城》扑面而来,庄重大气、伟岸磅礴。

大厅两侧,悬挂四幅书法作品《大军山眺长江》《访设法山遗址》《题碧云寺遗址》《纱帽山留题》。

“这四幅作品专为武汉经开区而作,展览结束后将赠给中国车谷,为武汉经开区建设’书香车谷‘增添人文神韵。”熊召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熊召政,湖北省英山县人,在其文艺创作生涯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研学荆山楚水,踏山川觅古迹、寻访华夏根脉。

熊召政诗文书功底深厚,尤长旧体诗。以我手,写我心,他把行读所思所悟流淌为诗词文赋联,进而挥毫于宣纸之上、化为书法精品。

熊召政与武汉经开区颇有渊源,多次调研考察中国车谷、军山新城。

去年5月,熊召政、徐二明、夏增明、祁金刚等知名专家学者渡长江、登顶大军山,探寻军山与三国文化的历史缘源。

踏勘山川形势,阅查历史文献,熊召政等专家学者认为:赤壁之战应是一场宏阔战役,从蒲圻到江夏金口,长江沿线近两百里的区域,都可能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武汉经开区域内的军山、汉南,都应涵盖于赤壁之战古战场的范围之内。

策展“翰墨中华·熊召政诗文书法学术回顾展”,熊召政专门赋诗四首,为武汉经开区讲好“三国故事”、建设“文化车谷”增墨添香,这四首诗分别为:

(一)题碧云寺遗址

波迴山势色如丹,孤寺高悬楚塞间。

乱世风云三尺剑,闲时霁月一鸥闲。

千峰鸟语传禅偈,百郡帆樯过佛关。

折苇渡江人去后,侵灯谁照五更寒。

(二)纱帽山留题

艾丛绕膝草连空,我与野史又相逢。

楝花惆怅思黄盖,战舰连焚化赤龙。

周瑜诈降欺烈士,阿瞒兵败亦英雄。

青山难解江流志,万顷洪波尽向东。

(三)大军山眺长江

何处危崖为赤壁,舟人指点到今疑。

江流楚塞横龙障,浪拍珠玑卷鹿旗。

夏口蒲圻皆战地,槐山纱帽转戎机。

可怜一炷销瓯梦,唯剩华容虎豹骑。

(四)访设法山遗址

碧浪浮鸥到此回,春愁起处白云归。

羽毛不厌东风薄,儒冠偏销铁甲危。

天妒曹公遗国恨,谁承汉祚逐龙飞。

小丘不碍留青史,空剩中原鹿正肥。

龙灵山被誉为“武汉第一绿肺”,位于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域内,毗邻长江支流通顺河。去年5月,因考察大军山、纱帽山、设法台等三国赤壁之战遗址,熊召政应邀“转一转龙灵山”。

入龙灵山小憩,熊召政感叹“却让我有最美好的遇见”,遂作游记《遇见龙灵山》,刊载于2022年6月15日《湖北日报》东湖副刊。

在《遇见龙灵山》中,熊召政这样描述龙灵山带来的“小确幸”……



链接: 区人大 | 区纪委监委机关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C栋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D栋
网站技术支持:027-84853098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点击查询)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 ©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

政府服务便民热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