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绕10公里,汉南小龙虾过“致富桥”更快上餐桌

发布时间:2022-06-09 22:49 作者: 记者陈永权 通讯员张凤 信息来源: 长江日报

6月8日清晨,武汉经开区湘口街道办事处芦桥大队养殖户曹志刚将1000多斤小龙虾装上货车,通过总干沟桥50分钟就运到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

“桥通生意旺!现在每天可往返四五趟,一天的收入翻番了。”他高兴地告诉记者。

总干沟桥,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位于湘口水产养殖示范园总干沟和五支沟交汇处,连接汉南农场和银莲湖农场,是4个村队、1000多户养殖户、2万亩水产养殖基地通向外界的“咽喉”要道。

随着经济发展,年迈的老桥因修建标准较低,承载能力和车道宽度不能满足当地百姓交通运输需要,成为制约当地乡村振兴的“瓶颈”。2020年,该桥被纳入武汉市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计划。去年9月,新建项目启动。

5月31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刚投用不久的总干沟桥,宽阔的水泥路面,矗立桥梁标识牌,格外引人注目,大约每隔1分钟就有一辆载货农用车从桥上通过。

武汉经开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邱代武说,全长35米的总干沟桥以前是水泥拱桥,现在是装配式简支梁桥,承载能力达30吨,为之前的10倍。桥梁加固改造后,桥面变宽、变平整,原桥头两根高压电线杆也迁移了,安全系数明显提高,成为当地2000多名群众出行的“放心桥”。

全长12公里的总干沟,通过新河闸与长江连通。总干沟两侧分布着约2万亩的水产养殖基地,水产品有螃蟹、小龙虾、鳜鱼、鳝鱼等。

“原有的总干沟老桥大货车不能通过,每次销往外地的水产品只能换成小货车运输,或者多花半个多小时绕行10公里。一趟算下来,运费要增加近千元,”从事水产养殖已有12年的许敦广承包了100亩水塘,主要养殖鳜鱼和螃蟹销往江浙一带。时值初夏,鳜鱼正是幼苗生长期,螃蟹已经蜕壳,“总干沟桥修好后,螃蟹能更快送上餐桌,运输成本降低,收入也增加了。”

湘口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周波表示,总干沟桥是该街咽喉要道,附近的企业和农户依靠这座桥拖运肥料、饲料和农产品。该桥打通了乡村振兴致富路,解决了农副产品运输不便、企业物资运不进来的问题,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编辑:王娅】


链接: 区人大 | 区纪委监委机关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C栋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D栋
网站技术支持:027-84853098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点击查询)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 ©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

政府服务便民热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