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青纱帐,遍地玉米香。6月8日,2022年汉南甜玉米文化节举行,6万亩甜玉米正式开园上市。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长惜出席活动并致辞。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汉南区委书记刘子清宣布甜玉米采摘开园。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肖敏,武汉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汉南区区长唐超,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何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明骏、区政协主席徐安出席活动。当天,刘子清、肖敏、唐超、何伟共同为区文化和旅游局揭牌。
汉南是全国鲜食甜玉米综合生产标准示范区,也是全国品种最全的连片玉米种植基地,种植的玉米包括甜、糯、彩等5大系列、近百个品种。2012年,汉南甜玉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汉南也被誉为“中国甜玉米之乡”。
肖长惜在致辞中表示,汉南有着优良的资源禀赋和优越的地理条件,是种植玉米、西瓜等农产品的“宝地”。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充分发挥汉南地区的优势,以数字化为现代农业赋能增效,大力建设种业小镇,解决农业生产关键性问题。同时,也要办好玉米文化节,将当地的好技术、好产品传播出去,打开农产品的销路,真正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
唐超说,长期以来,武汉经开区练好农业“本手”功夫,汉南甜玉米畅销全国,接下来还将利用甜玉米的先发优势,培育、种植更多名优农产品,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去。此外,经开区还将借助文化和旅游的“妙手”,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为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车谷副城”提供强劲动力。
“湖北甜玉米源于武汉,武汉甜玉米源于汉南。”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甜玉米专家张丑合长期为汉南种植甜玉米提供技术指导,连续举办的七届“甜玉米文化节”上,他都要来为汉南甜玉米上市站台、吆喝。
汉南甜玉米为何“口口爆浆、比瓜还甜”?张丑合给出答案:汉南地处长江中游冲积平原,土层厚、沙质土壤富含有机物质,并且光热水充沛,产出的甜玉米穗大、色泽鲜亮,皮薄无渣、甜度高,口感特别好,在同类甜玉米中名列前茅。
汉南是全国最早种植甜玉米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汉南甜玉米誉满全国,久负盛名,成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一张靓丽名片。
汉南甜玉米协会会长曾思来介绍,汉南甜玉米“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才拥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在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长期支持和技术指导下,汉南甜玉米由最初的一两个品种发展到现在的五个系列、近百个品种,形成了标准化的绿色生产技术和套种模式,“玉米采摘后,秸秆就地粉碎、还田,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和往年一样,今年的汉南甜玉米未售先热。当天,在活动现场,中百仓储、武商量贩、永旺超市、销售联盟、淘菜菜等多家国内知名商超、批发市场、电商平台签约认购汉南甜玉米,意向订购金额近亿元。
“祝汉南甜玉米大卖,畅销全国。”来自天津的客商杨宝剑特地向汉南玉米协会发来祝贺,他是汉南甜玉米的忠实粉丝,已连续15年采购汉南甜玉米。“受疫情影响,不能来武汉,今年我们又将采购汉南甜玉米1500吨。”杨宝剑介绍,他采购的汉南甜玉米主要销往北京、天津等地,“汉南甜玉米在东北地区很受欢迎,我们每天可以卖出100多吨。”
武汉经开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汉南甜玉米年产值均超过1.2亿元,带动周边每户农民平均增收1.6万余元,甜玉米成为乡亲增收致富的重要农产品。
活动现场,武汉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经开支行、中国银行经开支行还分别向汉南玉米协会提供授信,总金额达1.5亿元。
“有了这笔‘金融活水’,我们协会和广大玉米种植户对发展壮大汉南甜玉米产业更有信心了。”曾思来介绍,该资金将主要用于农资供应、玉米生产、运输物流等需求,同时还将优先保障湖北地区的玉米供应,带头稳定玉米市场价格。
活动开始前,肖长惜、刘子清、唐超等领导参观了现场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品尝玉米、西瓜等汉南特色农产品。
当天,还举办了妙趣横生的“吃水果玉米比赛”,家庭代表组和企业代表组的队员们都使出“洪荒之力”啃玉米,引得现场笑声连连,将活动现场的氛围推向高潮。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汤吉超,有关区领导参加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