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项目签约,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走进中国车谷

发布时间:2021-07-07 22:33 作者: 记者孙亚云 摄影李岿 通讯员李莹 刘炜 信息来源: 武汉经开区(汉南区)融媒体中心

7月7日,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中国车谷专场在武汉经开区举行,现场签约21个项目,其中12个涉及“数智网端”前沿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落户武汉经开区,赋能中国车谷高质量转型升级。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武汉市委副书记张曙,市领导龙良文、彭浩、王永辉、刘子清参加活动。张曙会见丁汉院士及高校、企业嘉宾。

本次大会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经开区管委会、武汉市科技局承办,武汉经开区科经局、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

丁汉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当下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智能制造则是一个关键的交汇点。

对武汉而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科技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需要科技引领,未来产业落地成型需要科技突破,产业链的“造链、补链、强链、延链”需要科技赋能。

张曙在讲话中表示,面向“十四五”,武汉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中国车谷等重点区域,聚焦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家居、绿色建筑、通用航空、生命健康等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武汉制造加快向武汉智造转变。

随后,丁汉院士、武汉商学院党委书记刘志辉、江汉大学校长景新华、中交二公院公司董事长杨忠胜、东风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国元、市科技局局长盛继亮上台为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代表颁发聘书。

活动现场,武汉经开区发布了《关于促进创新创业创造发展助力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33条措施》。武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车谷科创33条”将支持范围扩展到中小微企业和服务机构,填补了经开区对科创型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的空白,且支持力度达到全市及全国同类开发区最优。

现场签约落户武汉经开区的12个项目涵盖了数字经济、下一代汽车、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将为中国车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开发及示范项目签约金额达1600万元。江汉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谭昕介绍,该项目将围绕智慧道路技术、车路协同应用、无人驾驶物流机器人、智能充电桩、物流精细化管理模式、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应用等六个方向,探索智能网联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促进自动驾驶应用生态的完善和专业人才培养。

武汉理工大学罗马吉教授的“高效燃料电池发动机阳极尾氢回收利用的氢喷射器”以1000万元达成签约,落地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雄韬氢雄研发部总监徐扬介绍,该项目将一种高效燃料电池尾氢回收利用的氢喷射器的专利技术进行产业化,可大幅提高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性,预计三年后该项科技成果将转化为批量化产品,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市场应用前景可观。

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刘子清表示,“车谷在车,更在谷,需要各种创新创业要素的汇聚。”面向“十四五”,武汉经开区“三十而立再出发”,将全面吹响“二次创业”的集结号,建设新兴产业生成中心,厚植企业创业沃土,构筑科技成果转化高地,构建一流创新创业网络,营造活力创新创业生态,强力推进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双智”联动发展,打造万亿级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

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高校院所领导,岚图汽车、小鹏汽车等企业代表,市发改委主任孟武康、市经信局局长党蓁、市商务局常务副主任翟玉峰,工委副书记刘誓保,区领导徐安、何裕生、梅华、黄元峰、彭训超参加活动。

【编辑:王娅】


链接: 区人大 | 区纪委监委机关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C栋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D栋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 ©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

政府服务便民热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