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等23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走进武汉经开区,开启“主流媒体车谷行”主题采访活动,集中采访东风公司集团总部、东风技术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岚图汽车。
各级主流媒体运用图文报道、电视新闻、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大篇幅聚焦中国车谷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蓄势聚力打造万亿级规模汽车产业集群的生动实践。以下为部分重要报道摘录:
新华社:
站在以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特征的下一代汽车“新风口”,被誉为“中国车谷”的武汉经开区正抢抓产业变革机遇,全力打造下一代汽车产业高地,举全区之力助推东风公司转型升级。可以说,“岚图速度”折射的是“车谷速度”,更是“车谷力量”。
光明日报:
在“中国车谷”武汉经开区的公路上,一辆汽车的司机“解放了”双手双脚:汽车自动打转向灯和方向盘,自动踩刹车和油门,在车流中行驶自如。这是东风公司研发的自动驾驶出租车。
人民网:
短短一年时间,一款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生产、制造,且有高质量的新能源车汽车“东风岚图”,将于下月在武汉经济开发区实现量产交付。这是东风汽车创造的“岚图速度”。速度背后,代表中国车企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中新网:
当前,武汉经开区已构建全国最完整的下一代汽车产业“生态圈”,包括整车厂、核心零部件企业、上下游创新企业、检验检测以及丰富的商业应用场景等。
央广网:
出租车不用手开,自动售货车招手即来,满载乘客的公交车居然能自动“记住”站台......6月18日,央广网记者随“主流媒体车谷行”采访团走进“中国车谷”,自动驾驶出租车、智能售货车等一系列“黑科技”令采访团成员啧啧称奇。
湖北日报:
以建成国内最大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为起点,享有“中国车谷”美誉的武汉经开区持续引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等整车制造及核心零部件企业,开放国内最丰富的商业应用场景,构建下一代汽车产业完整生态圈,全力打造下一代汽车产业高地。
湖北卫视:
快的不仅是车速,还有上市速度。一款全新车型从设计到量产,3到5年是业内常态。而岚图汽车从发布品牌到今天上市,还不到一年。今年以来,车谷相继签约小鹏汽车,建设整车及动力总成工厂,规划产能10万辆;携手中航锂电,带来武汉首个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项目。目前,车谷已累计孵化引进“三电系统”和“汽车芯片”等下一代汽车配套200多家。
湖北之声:
时下的中国车谷,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场景最多、首个全5G接入的开放道路自动驾驶示范区,全面支撑公交车、网约车、末端无人物流车等自动驾驶应用;已构建全国最完整的下一代汽车产业“生态圈”,包括整车厂、核心零部件企业、上下游创新企业、检验检测以及丰富的商业应用场景等等。
楚天都市报:
这是记者第一次在武汉市的开放道路,体验自动驾驶汽车。伴随着武汉经开区高速发展的脚步,一辆辆大货车忙碌地穿梭在道路上。众所周知,自动驾驶的难点,就在于应对道路复杂的交通状况。行程中,有一辆大货车的车轮压住了车道线,距离记者所在车辆仅仅只有3米,变道趋势明显。此时,车辆立即刹停,待货车变道完成后,重新起步行驶。显然,这辆车可以监测到路上的危急状况。
长江日报:
自动识别红绿灯、手机APP操控汽车、主动避让行人和来往车辆……6月18日,在“主流媒体车谷行”活动中,记者们乘坐在东风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上,感受着智慧汽车带来的新奇体验。
武汉电视台:
中央省市媒体采访团走进东风公司,为车谷发展“加速度”点赞。经过实地探访,中央媒体记者纷纷为武汉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取得的成绩点赞,并表示今后将多到武汉采访,讲好武汉发展故事。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