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小单元,社区书记是直接服务群众的党员干部。2021年是现任小军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沈庆玲在小军山社区工作的第3个年头,带着80后特有的韧劲与坚强,她秉持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为社区里的居民排忧解难,用心用情守护社区和谐。
各种问题“照单全收”
做居民的贴心人
“群众无小事,居民的任何事情都是我们的事,他们的诉求我们要照单全收。”沈庆玲常常对社区工作人员说。
2020年10月的一天,家住小军山社区的熊桂珍婆婆一大早来到居委会,投诉家里屋顶漏水,虽然房屋修缮不归社区管理,沈庆玲还是向熊婆婆承诺会尽快为她解决漏水问题。
随后,她立即联系物业工作人员,当天中午便和物业人员前往熊婆婆家,发现原来是楼上管道破裂导致漏水,于是找到楼上的居民协调维修事宜。第二天,熊婆婆家的漏水情况就解决了,老人乐呵呵地对沈庆铃说:“以后家里有什么事找你就对了!”
据了解,小军山社区为村改居社区,现有居民3000多人,近一半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由于社区距中心城区较远,交通不便,不少居民反映“取钱难”“就医难”。
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就是“头等大事”,在沈庆玲和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小军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小军山社区服务网点相继投入运营,“过去我们去取钱来回一趟最少也要半天,现在家门口就能取了,方便了不少。”65岁的张爹爹笑着说。
以心换心
用心守护居民平安
小军山社区地处武汉经开区智慧生态城腹地,周围在建楼盘多,前来打工租住的民工也多。“目前,我们小区近三分之一的居民是外来民工租户,为了节约租金,有的房子租住了十多人,存在较大的安全卫生隐患。”沈庆玲介绍,对此,小军山社区联合物业、派出所、消防经常进行日查夜巡,每周三定期开展集中整治活动。
租住在7栋的湖南人彭建权是个包工头,“当时我带领工作人员去夜查的时候,他租的房间里居住人数远超规定数量,甚至有人住在走道里,”沈庆玲回忆,“我们马上与他沟通,劝说他将带领的工人分户租住。”一开始,彭建权不是找理由推脱,就是避而不见,沈庆玲便开始了跟他的“拉锯战”,每天带着民警和消防的人员上门宣传法律政策,让其了解违规群租的危害及法律责任。
同时,沈庆玲也“动之以情”,尽心尽力地为彭建权和工人们解决困难,在他们不知如何接种新冠疫苗时,沈庆铃主动安排车辆接送他们及辖区的租户们前往卫生院接种疫苗。在沈庆玲坚持不懈下,彭建权陆续将工人都分租出去,“沈书记,你看,我按照你的要求让大家分户租住了,你把我们当成自家人,我们也要像自家人一样爱护我们社区。”
以身作则
担当党员群众的领头雁
在沈庆玲看来,社区治理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发挥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监督、自治的积极作用。为此,她以身作则引导社区一群刚刚脱离农民身份的普通党员,深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形成社区党建引领“头雁领航 雁阵齐飞”的局面。
社区青年党员邵明汉,是一位退伍军人,性格倔犟耿直。起初,他不认可沈庆玲,认为一位女性书记只会动动嘴安排别人做事,常常不配合社区的各种组织活动。
疫情期间,社区号召青年党员为居民搬运输送生活物资,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沈庆玲不停督促大家加快速度,邵明汉一时情绪上来,把刚刚搬上身的一百斤蔬菜扔到地上,对着沈庆玲吼道:“你在旁边叫得这么轻松,怎么不搬呢,当个书记就了不起吗?”一旁的社区党员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他们,九十多斤的沈庆玲默默扛起了地上的蔬菜,一步步挪向分装点,旁边的男同志想帮忙,她毅然拒绝,硬是一个人将蔬菜搬到分装点。
自此,邵明汉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主动“请命”要求包保小军山社区11号楼栋,负责楼栋居民的每日体温监测和生活物资保障。现在,一听说社区有志愿服务活动,他都积极报名参加。
从事社区工作的三年里,沈庆玲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选择了就要义无反顾,要在普通的工作中寻找奉献的快乐,要在细微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从十多年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沈庆玲就恪守一个承诺——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