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东荆街杜家畈村帮困户24户47人全部脱贫,实现了“脱贫帮困,不落一人”的工作目标。2020年底,帮困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13387元,五年增加11062元。这份脱贫攻坚成绩单的背后,是全村所有帮扶干部的努力与付出,59岁的扶贫队队长曹国彪就是其中优秀的一位。
“如果没有精准扶贫,我可能后半辈子都瘫痪在床上。如果没有遇到曹国彪,我们家可能早就不是个家了,感谢政府派来的好干部啊!”2月25日,杜家畈村53岁的帮困户宁少明感恩地说道。
曹国彪与扶贫工作“结缘”于2015年,当时正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一年,压力可想而知,但他却没有半点退缩和搪塞,义无反顾的扛起了这个担子。往后的日子里,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村子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不是到帮困户家中走访,就是奔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
“多数帮困户的心理比较脆弱,给他们找个活干,经常交流谈心,提起他们的精神头,才是真正的为帮困户着想。”曹国彪有感而发。他所帮扶的帮困户宁少明,2011年因车祸丧失劳动力,家中还有正在读书的儿子,原本幸福的一家陷入非常贫困的境地。
2015年底,武汉经开区全面启动脱贫攻坚工作,区公安分局民警曹国彪任杜家畈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结对帮扶宁少明一家。曹国彪坚持每周去宁少明家中走访,聊家常、问困难,认真仔细地帮助他们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在曹国彪的帮助下,宁少明通过医疗救助摆脱病痛折磨,目前在村里做保洁员,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妻子李启红在餐馆做零工每月工资2000元。儿子宁可在政府资助下,2018年顺利考入湖南科技大学,现已参军入伍。现在宁少明一家人均年收入达到15300元,家里焕然一新,扶贫脱贫结出了硕果。
“扶贫工作必须付出,既然做了就要拼尽全力。”曹国彪总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
杜家畈村位于汉南区中部,由蒋家山、杜家畈、滚神坛3个村民小组组成,分布在5个自然湾中。2016年,按照汉南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建设规划,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在杜家畈村所属湾湖渔场东边,临近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的地方,新建滩头山社区农民新村,接纳杜家畈村和滩头村的全体农民入住。
做好农民原有住房评估拆迁安置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此后近两年时间里,曹国彪带领工作专班人员白天入户走访,晚上处理日常业务工作,周末也很少休息。“白+黑”“5+2”是工作常态,每天的日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但他没有多做抱怨,始终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尽心尽力地去做好拆迁安置工作,涉及拆迁的每一项数据他都如数家珍。2017年底全村196户村民全部搬入新房,实现安置顺利、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曹国彪说自己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村生活的不易,看到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听到帮困户说“谢谢你们了”“最近身体好得很啊”“荷包又鼓了”等话时,他就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曹国彪表示,接下来的工作还是不能有丝毫放松,要巩固现有成效,进一步提高收入,争取让村民都过上富足的好日子。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