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6-05-19 00:00 作者: 信息来源: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

 
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要点
 
 
 
一、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是开发区(汉南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产城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两区一体化发展的第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宏观经济政策总体偏紧的严峻挑战,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环境,不断改善民生福祉,加快推进两区融合,呈现出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品位提升、社会和谐进步、区域一体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4年,开发区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50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0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460亿元,增长30%;工业投资420亿元,增长27%;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73.3亿元,增长10.75%(全口径财政收入312.51亿元,增长10.5%。其中,税收收入269亿元,占比8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84亿元,增长14.5%。实现招商引资总额279.5亿元,增长30.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亿元,增长15.1%。
 
汉南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亿元,增长13.8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7亿元,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增长18%;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3.76亿元,增长18.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1亿元,增长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亿元,增长15%。
 
2014年,开发区(汉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在坚持做大做强汽车产业的同时,实施汽车产业和非车产业“双轮驱动”战略,围绕发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谋划引进一批新产业、新项目,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不断提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两千亿元大关,整车产销突破110万辆大关,成为开发区耀眼的城市名片。汽车产业类招商喜报连连,投资105亿元的东本三厂项目、投资51亿元的南京金龙新能源客车项目、投资30亿元的国轩高科动力锂电池项目顺利落户,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开工,东风本田零部件工业园正式启动,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在开发区注册成立。在建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东风雷诺核心厂房建设基本完成,东风技术中心扩建项目有序推进,东风新能源工厂投产,东风史密斯半挂车联合厂房、东风格特拉克联合厂房建成并开始试生产。
 
新兴产业及服务业加速崛起。电子电器产业再添生力军,成功引进投资50亿元的海尔创新工业园项目。新材料产业取得重大进展,投资50亿元的金发科技新材料项目签约落户。平台经济实现零的突破,渤海商品交易所华中地区总部项目落户开发区,预计年交易额将达到1万亿元。数字出版及文化创意产业快速成长,湖北广电正式签约太子湖文化数字创意产业园,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一期建成交付,中文在线、凤凰网湖北站签约入驻。工程设计产业迅速发育,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等6家工程设计类项目正式入驻总部区。港口物流业不断壮大,三菱普洛斯物流、宝湾物流即将投入运营,投资12亿元的宇丰码头、汉南港、中海粮油码头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武汉国际赛车场项目正在报批立项,通用航空机场选址报告编制和空域论证已经完成。亚洲心脏病医院破土动工,永旺梦乐城主体结构将在春节前建成,奥特莱斯拟入驻汉南欧洲风情小镇。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新增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2.3万亩,甜玉米等特色蔬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湘口水产养殖示范园成为全市六大现代都市农业园区之一,8项特色水产养殖新技术得到推广,1项技术规范成为武汉市地方标准。农产品现代化营销渠道通畅,90%以上特色农产品通过合作社、经纪人及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休闲观光农业取得新突破,各类蔬果采摘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楚湘公司7000亩现代农业生态园初具雏形,开春即可接纳八方游客。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累计培育103个家庭农场、2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围绕推进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强化人才保障体系,全方位服务企业,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增长。
 
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东风雷诺项目配套设施工程加快推进,凤凰工业园建设如火如荼,两军片区“一横两纵一环”骨架路网建设全面启动。智慧城环线路网建设全面铺开,上下汉洪高速的第一条匝道顺利完工,启动区完成分地块开发设计。生态城凤凰大道东延伸段建设进展顺利。通用航空及卫星设备产业园选址汉南工业倍增发展区,通江一路西段、洪兴二路、黄金线东荆段等多条园区道路建成通车,乌金工业园实现水电气“三通”,110 kV幸福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为企业入驻和开工建设夯实了基础。
 
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促进企业上市融资,雷迪特、大禹阀门、绿岛园林、长江机电等8家企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车都公司发行20亿元企业债券,积极筹备发行20亿元中期票据。智慧城与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武汉智慧城市创业投资基金,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实施高企培育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8家,其中开发区33家,汉南区5家,创历史新高。围绕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帮助企业争取各类科技专项资金2000余万。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万邦激光获批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现代、李尔汽车座椅获批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区内各类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及实验室达到24家。加强企业孵化器建设,开发区新增孵化器面积11万平方米,汉南区新增3.3万平方米。
 
人才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实施高端人才居住、创业场所支持、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办法等配套政策,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大力实施“青桐计划”,三角湖创业服务中心成功引进42家现代服务业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生创业特区”。全面推进“招才引智”战略,组织开展中央“千人计划”、湖北省“百人计划”及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申报工作,评选出3个新兴产业高端人才项目,累计拨付资助资金1368万元。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举办第九届“制造业创新拔尖人才”评选活动。定期为企业举办招聘会,积极推进职业技能培训。
 
(三)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持续推进城管革命,强化城市规划引领作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三创”工作强力推进。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形成全民参与的工作合力。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协调调度,明确责任分工和整改时限,建立督导和责任追究机制,有力提升了区域城市形象。受检点位成绩理想,为全市创建活动作出了贡献。高标准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启动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
 
城市综合管理成效明显。完善以市容环境为重点的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开展渣土污染、占道经营、违法建设等专项整治,集中解决一批城市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履行燃气、桥梁、管线及危险品运输等安全管理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减排指标。优化交通组织,新开通2条区内微循环公交线路及沌口至纱帽的272路公交。充分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不断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城管”考核持续位居全市前列。
 
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稳步提升。两区规划修编工作经过两轮评审,已进入报批程序。编制完成《大汉阳地区公共交通规划(2012-2030年)》并获市政府批准。汉南区国土规划“一张图”信息系统投入使用。编制纱帽主城区供水、排水规划,基本完成《开发区新城组群控规导则》和郭徐岭片区旧城改造规划。沌口新城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取得新进展,编制南太子湖总部区城市设计方案,完成红升村、海尔工业园地块规划论证。
 
城建攻坚计划深入实施。三环线西段主线高架桥全线贯通。东风大道快速化改造一期基本完成桩基工程,二期各项工程也在快速推进中。连通蔡甸的碧湖路延长线将于1月底全线贯通。地铁3号线、6号线及四环线开发区段等重点工程实施顺利。现代有轨电车试验线工程正式开工,联结主城区的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通顺大道有序推进,军纱大道和檀军公路拓宽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加上汉洪高速,今后进出汉南将有4条道路。汉南兴一路白马桥、马影河大道延长线、滩头山路、学院路建成通车。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强。按照道路建设景观化、绿道建设网络化、湖泊治理公园化、山体修复生态化、企业建绿标准化、核心绿地花园化的理念,新建绿地134万平方米、改建绿地24万平方米、新建绿道30公里。三环线开发区段生态隔离带基本建成,军山第一大道景观绿化工程成为全市标杆。建成龙灵山生态公园九曲湾湿地景区,硃山湖水系连通工程顺利完工。全面履行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承诺,编制完成开发区(汉南区)山体保护规划、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
 
(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加大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实施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全方位推进“15分钟社会服务圈”建设,完善文化、医疗、教育、体育等配套设施,让广大市民共享两区一体化改革发展成果。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全面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全年新增就业人数近万人,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开发区特困家庭救助基金和困难家庭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分别提高至450万元和600万元,城市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560元,实现对困难群众的应保尽保。汉南新农合医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率达到99.51%。深入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3490套,基本建成2762套,分配入住1471套。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确定区级养老服务中心选址并进行规划设计,军山街凤凰苑社区养老院即将投入使用,汉南区实现60岁以上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全覆盖。
 
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协和医院西区外科楼即将交付使用,新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建成,并与市五医院签订委托管理协议。沌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蒲潭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标准化建设。汉南区基本完成农场卫生体制改革,区人民医院创省级重点专科1个,区中医院顺利通过二级医院评审。
 
教育水平稳步提升。长江国际学校、武汉法国国际学校入驻国际教育园区。神龙小学等5所小学通过市级标准化小学验收,永久社区幼儿园、蒲潭幼儿园二期、小军幼儿园基本建成。开发区一中一本上线人数同比增长50%,增幅居全市首位。汉南区以全省第一的成绩通过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汉南职教中心汽车维修实训基地、纱帽中学综合改造、育才小学综合楼等教育项目顺利推进。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全年累计组织9场大型文艺演出,新建31个社区图书室。成功举办亚洲杯乒乓球比赛、男篮亚洲杯赛、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中意足球明星赛等国际赛事,积极申办通用航空国际航联飞行者大会(WFE),市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车都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荣获武汉市建筑行业最高荣誉“黄鹤杯”,即将投入使用。两区新档案馆(规划馆)选址已定。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有力推进。投资6000万元启动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建设,实现开发区(汉南区)全境覆盖。以创建平安开发区为目标,及时就地化解矛盾,切实做好信访稳控和公共安全保障工作,未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的重大事件。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五)落实重点改革任务,体制机制不断优化
 
两区融合步伐加快。按照“小政府、高效率、法制化”的原则,制定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党政领导体制及机构设置方案,完成土地规划、建设管理、招商和公安部门整合,两区领导体制和组织机制一体化迈出关键步伐。汉南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相继到开发区参观考察,开发区机关干部广泛参与“走进汉南”活动,干部交融交流日益加深。
 
政务环境持续优化。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和“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放宽注册资本、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将原属于核准制的部分外商(含中外合资)项目变更为备案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通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学习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推进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商检开发区办事处正式入驻。全面清理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向社会公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开财政预决算。
 
与周边区域进行合作共建。在经济托管洪湖市新滩新区、与仙桃市合作共建龙华山工业园区的成功基础上,按照合作共赢原则,与汉川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市政府统一指导下,谋划合作共建黄冈产业园,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助力武汉1+8城市圈建设。
 
(六)突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组织保障更加有力
 
党风政风作风明显好转。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十一项禁令,公文简报、会务活动、“三公”经费大幅减少,未举办任何节庆庆典活动。邀请罗荣桓之子罗东进中将、焦裕禄之女焦守云同志做群众路线专题报告会,举办“延安颂”黄土画派美术作品展。认真进行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整改,深入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得到群众和企业的广泛好评。
 
党建工作政治任务得以认真落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党建工作与发展工作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形成了两手抓、两促进的良好局面。以书记抓基层党建承诺和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为抓手,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全面推行社区(村)党组织书记“一定双评”制度,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严格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依法组织实施村“两委”换届工作。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加大。工委和区委不断强化主体责任,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一岗双责”制度得以有效落实。两区纪检部门聚焦主业主责,加快“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切实履行监督责任,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开展为期5个月的集中警示教育活动,惩防体系建设不断深化。以接受省委第四巡视组巡视、国家审计署土地审计及全市财政审计为契机,加强执纪问责、认真对标整改、着力建章立制,为深入推进产城一体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面临很多压力和挑战。
 
一是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在新常态下,为实现经济稳定较快增长,武汉市确定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作为武汉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我们有必要、有基础、有条件,把目标定得高一点。目前,开发区存量企业增长空间有限,在建的东风雷诺、东本三厂等几个重大项目到2016年以后才能投产,短时间难以形成增长支撑。因此,要保持中高速增长,我们还将面临较大压力。
 
二是产业结构亟待升级。开发区在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产业的同时,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目前,开发区汽车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备,新兴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纳入市里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范畴的企业仅23家,规模普遍不大,缺乏能发挥引领作用的行业龙头企业。此外,服务业竞争力不强,主要是一些传统的批发零售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很低。
 
三是招商引资政策趋严。国发62号文明确禁止税收返还、财政补贴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优质项目和企业落户的难度越来越大。另外,近年来,中西部城市开发区发展势头较好,我们面临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
 
四是政府融资环境趋紧。国家开始清理规范地方债务,规定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政府举债须由省级政府代为发行债券。受此影响,我们在园区建设、基建配套等方面的资金压力将会很大。
 
对于这些压力和挑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积极谋划,找出应对办法。
 
二、2015年工作要点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入实施产城一体化、扎实推进两区融合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
 
虽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些压力和挑战,但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开发区(汉南区)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层面看,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将为我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省市层面看,开发区(汉南区)是武汉城市圈西翼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是大汉阳地区整体崛起的龙头,仍将是省市发展的重点。
 
为此,2015年,我们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市全委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总体思路,积极谋划产业项目支撑,抓紧实施城建攻坚计划,助力全市“万亿倍增”,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两区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5年,开发区(汉南区)主要预期目标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家;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同比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
 
2015年,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谋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力争实现全年汽车产销过130万辆,增长18%。积极与相关车企对接,进一步提高整车产能。大力引进发动机、变速箱、动力电池、汽车电子等核心零部件项目,继续抓好东风本田零部件产业园招商,积极谋划推进东风雷诺零部件产业园建设,有效提升零部件与整车产值比。大力发展汽车物流,积极引进大型物流项目。加快推进武汉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发展一般贸易和保税物流,建立整车及零部件进出口集散中心。打造“汽车大世界”综合销售城,引进汽车养护、汽车改装、汽车检测、汽车租赁、汽车金融、二手车交易等汽车后市场服务业项目。发展汽车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武汉国际赛车场项目建设,并以此为平台,谋划汽车旅游、汽车娱乐、汽车试驾竞技等功能业态。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通用航空机场项目,加快通航产业园建设,力争通航项目落户。依托国家级卫星产业国际创新园,引进行业领军企业,推动卫星产业快速发展。在装备制造业方面,重点引进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企业。在新材料产业方面,立足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需求,针对性引进新型材料项目。以智慧城企业孵化器为依托,引进智慧产业类企业,扩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
 
推进服务业升级。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推进中国交建华中地区总部等项目落地。加快推进亚洲心脏病医院和永旺梦乐城建设,谋划引进第三方支付、交易中心、多媒体娱乐等新型业态。发展文化艺术产业,大力推进太子湖文化数字创意产业园和华中数字出版基地建设。依托出口加工区,打造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依托商务城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这一平台,引进优质三产项目,为商务楼宇及城中村改造做好项目储备。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托汉南优越的农业资源和农业条件,加大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培育力度,加快发展特色蔬果种植和水产养殖业,推进农产品和水产品深加工,壮大休闲观光农业。
 
招商引资工作事关产业结构调整大局,事关开发区(汉南区)长远发展。引进项目要充分考虑环保的程度、投资的强度、税收的额度、科技的高度和产业链的长度,确保真正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和产城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的好项目。要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保持发展定力,为优质项目留足空间。
 
(二)创新举措,千方百计服务企业
 
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强化园区开发建设职能,完善凤凰工业园配套设施,谋划建设先进制造业园区项目促进中心。加快智慧城启动区建设,满足企业入驻需求。拓展汉南工业倍增发展区,完善供电、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纱帽大道、园区邻里服务中心,建成通江一路、通江三路、幸福园中路。
 
确保项目尽快开工投产。加快东风雷诺厂区和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按期试生产。积极跟进服务,推动东本三厂等在建项目建设,确保东风史密斯工厂、东风格特拉克项目正式投产。加强协调配合,争取金发科技新材料、海尔创新工业园、南京金龙新能源客车和国轩电池等项目早日开工。
 
提高服务企业水平。继续完善对口联系企业制度,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及时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和完善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支持有条件企业上市融资。力争与建设银行开展“中小企业助保贷”业务合作,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各类科技专项资金,继续开展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评审。实施各类人才引进工程,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鼓励企业建立各类研发平台。加快企业孵化器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三)统筹兼顾,常抓不懈搞好城市建设管理
 
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力争完成开发区(汉南区)两规修编工作,编制全域生态保护规划、生态控制区控规导则,完善两区新城组群控规细则。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棚户区改造资金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型城镇化信贷支持,尽早启动郭徐岭片区及纱帽老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
 
加快城建攻坚步伐。确保东风大道快速化改造、三环线西段等重点工程顺利完工,协调推进地铁3号线、6号线及四环线开发区段等项目建设。加快现代有轨电车试验线建设,基本完成土建工程。推动两区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确保通顺大道、檀军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完工,抓好军纱大道、军山第一大道拓宽改造工程。加快完善汉南城市基础设施,完成马影河大道改扩建及延伸工程,实施汉南大道北段等道路刷黑工程,启动下东城垸地区排水工程。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继续推进“城管革命”,巩固创建成果。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格环境准入门槛,切实防范环境风险。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推进沌口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完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重点解决凤凰工业园、格力工业园的公共交通问题,开通军山片区微循环公交,完善纱帽地区公交体系。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启动东风大道沿线景观绿化工程,推进三环线西段生态带建设。改造提升汤湖公园和纱帽公园,完成薇湖、牛海湖景观工程。以湖泊保护为重点,启动官莲湖水系湖泊连通等工程。继续实施“绿道”、“绿肺”建设,修复硃山破损山体,打造美丽开发区(汉南区)。
 
(四)补短兜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做好上岗培训。强化兜底意识,守住民生底线,构建保障网络,做好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等工作,完善汉南农垦企业农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坚持提升质量与扩充资源并重,加快汉阳三中重建、新华小学、官士墩中学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汉南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协和医院西区外科楼、新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推进汉南区人民医院和街道卫生院提档升级。加快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全方位多渠道建设养老服务体系。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精心筹备世界杯足球外围赛、亚洲田径锦标赛等大型文体活动,推进硃山户外运动公园建设。加快推进太子湖美术馆、沌口音乐厅、档案馆(规划馆)建设,实施党校达标工程,确保车都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尽早投入运营。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水平,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加快推进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与信访积案,维护社会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防范和监管,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
 
(五)正风肃纪,突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实效纳入绩效考核,强化对党建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以严格的问责追责机制确保从严治党政治任务落到实处。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五个体系”建设,夯实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继续开展街道、社区(村)党组织书记“一定双评”工作。抓好非公党建工作,分层次分专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党务工作培训。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产城一体化建设等主题,抓好以工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的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工作。
 
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强化群众观念和为民服务意识。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十一条禁令,不断改进文风会风,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深入推进治庸问责,不断巩固和扩大作风建设成果。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纪和廉政法规教育、廉洁自律教育,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当“守规矩、有作为”的好干部。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始终保持反腐肃贪、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交流和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力度,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选拔管理,树立起“以实干论实绩、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正确导向,努力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干部队伍。健全干部考评和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加快推进依法治区。深入实施“六五”普法,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实施政府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在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基础上,厘清“程序清单”,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六)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两区一体化融合
 
按照“大部制、高效率、法制化”的总体要求,推进两区机构改革,建立起一体化共赢发展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将两区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优化管理机制,设立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和市场监管局,集中管理区内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行政执法及市场监管工作,逐步实现由分散审批向集中审批转变,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由“多头执法”向“集中监管”转变。深化园区职能改革,参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合理划分部门和园区职责权限,强化园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和服务企业职能,驱动创新发展。
 
链接: 区人大 | 区政协 | 区纪委监委机关
主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汉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大数据中心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三路东合中心H座    邮编:430056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 ©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主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汉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大数据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

政府服务便民热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