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3-01-12 00:00 作者: 信息来源:

 武开〔2012〕20号

 

 

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关于印发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工委、管委会各部门,街道,各派驻机构,各园区及企事业单位: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要点》已经工委、管委会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学习,并按照工委、管委会确定的2013年目标任务,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明确工作重点和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全面完成2013年各项工作任务。

 

 

         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要点

 

一、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是开发区“十二五”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发区积极响应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号召,全面提速“工业倍增”计划,努力克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中日关系恶化等不利影响,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空间拓展、产城规划和社会建设,开发区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发展空间逐步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态势。

预计2012年开发区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20亿元,增长20%;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6亿元,增长21%;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46亿元,增长16%;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8亿元,增长3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亿元,增长25%;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05亿元,增长75%。

2012年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

全年实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332.46亿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4家,引进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引进汽车整车项目为重点,成功引进总投资65亿元的东风雷诺整车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东风史密斯专用汽车项目和高端轿车改装项目。以整车厂为依托,引进江森汽车座椅项目、纳铁福汽车传动轴部件项目、雷迪特汽车空调项目等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总投资60亿元的格特拉克双离合变速器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新兴产业方面,引进了总投资30亿元的武汉国际卫星创新园项目、总投资32亿元的晨鸣高端生活用纸生产项目及精测电子TFT检测设备生产项目等。第三产业方面,引进了总投资19亿元的永旺综合商业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五星级新亚洲酒店和新亚洲心脏病医院项目、总投资40亿元的国际汽贸城项目以及阿尔特汽车研发基地项目等。

积极走出去招商。先后组织赴美国、台湾、日本、上海等国家和地区专题招商。其中,5月赴美招商签订项目9个,建成达产后每年将新增产值500亿元,新增税收40亿元;9月赴美招商签订项目8个,包括博世、威瑞森、天合3个世界500强企业,协议投资总额158亿元。期间,开发区北美招商代表处在美国芝加哥市顺利挂牌。10月,哥伦布市驻中国代表处在开发区揭牌。

新滩新区招商引资见成效。入区项目总投资超过60亿元,总投资20亿元的全谷物生产项目和总投资10亿元的长利玻璃等项目成功落户,洪湖一泰、洪湖伟业、洪湖宝盛(杭州国锋)、深圳筑品、楚冠、中国立洲(投资30亿元)等11家企业已奠基开工。

(二)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推进。东风本田二厂、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传动轴精密锻造件项目、武汉设计产业园、华中数字出版基地、格力电器产业园、万宝井汽车零部件等工业项目先后开工、投产。神龙公司武汉三厂项目完成四大工艺厂房主体建设,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黄金口产业园东风雷诺汽车整车项目成立了产业园协调领导小组,已完成园区设计、规划等前期工作,拆迁退地工作进展顺利。新滩新区完成土地收储4200亩,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实施阶段,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展开。

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东风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年底正式动工建设。凤凰工业园一期3000亩土地场平工程全部完成,黄陵二路、棋盘岭一路、棋盘岭三路基本建成,二期场平正在推进。连通汉南的通顺河大道、连通蔡甸的碧湖路延长线和大全路凤凰沟桥、军山第二大道等项目也正在推进当中。官莲湖大道基本完成土路基和排水工程,官莲湖大桥基本完成栈桥施工。黄陵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建设,军山自来水厂取水工程开工建设,全力南、北服务中心完成全部11栋公寓及配套建筑建设。积极推进东本二厂、神龙三厂、格力电器等龙头企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协调,配合市政府实施三环线西段高架改造升级工程、四环线开发区段、轨道交通3号线、6号线开发区段等工程,四环线开发区段全线动工,地铁三号线位于我区的5个站点全面开建。

(三)服务企业出台新举措

创新举措服务企业。制定出台“民企倍增30条意见”,多方面支持民企倍增发展。积极开展企业调研活动,及时处理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对1~10月纳税总额过5000万且增幅居前11位的企业进行奖励,以支持东风本田公司和鼓励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各类专项资金支持,19家企业的产品入选全市工业名优产品名录。开展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服务工作,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库,15家企业进入湖北省和武汉市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召开银企座谈会,加强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沟通联系,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完善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工作,修订开发区科技创新基金、种子基金和科技奖励相关文件,创新基金总额增加到每年1亿元。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资金支持,7个项目获得武汉市科技惠民计划、科学技术奖和研发投入补贴资金资助,6家企业在武汉十大科技创新系列活动中获奖,3个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并实施分类管理,进一步简化申报程序,全年共有19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审查。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新增企业孵化器2家,面积17万平方米。

(四)城市功能得到新提升

产城规划不断完善。编制完成开发区产城一体化规划,确定四大支柱产业和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六大产业园区,形成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三位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编制完成开发区300公里的绿道规划及一期绿道系统详细设计,编制50平方公里的“绿肺”建设总规划,并进一步制定了21.3平方公里的“绿肺”核心区规划。进一步优化中国车都空间发展规划、西南新城组群控规导则,完成开发区南太子湖南岸城市设计,编制了军山地区湖泊保护规划、两军地区路网优化及水景景观规划、两军地区道路排水专项规划。

土地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制定开发区范围内的土地基准地价,全年征地14000亩。组织完成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成果更新工作。完成军山地区四荒地和颁发林权证的林地的清理、建档、上图工作。推进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征地信息系统已投入使用并不断完善。

保障性安居工程扎实推进。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原则,推进公共租赁房建设,按计划完成5500套公共租赁房建设任务。为百户低收入家庭、低保家庭、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房租金补贴25万余元。认真开展辖区内经济适用房购买申请和资格审核工作。

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实行严格的环评制度,严把环境准入关,确保新建项目符合环保和产业政策要求。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业废水排放控制强制性地方标准,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任务,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完成16个湖泊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开展湖泊港渠连通规划研究工作,加快六湖连通建设步伐,新建南太子湖连通港、下太子溪、芳草溪等港渠,实现三角湖、北太子湖、南太子湖的连通。

强力推进“城管革命”。重点加大洗路作业、查违控违、渣土运输、占道经营等工作力度,拆除薛峰、新华等历史存量违建5.67万平方米,查处违章清运施工渣土280多起,设置道路交通指路牌、路名牌、企业导示牌1400块,新建、改建老旧社区道路8条。建立市政设施养护维修快速工作机制,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水平。启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开发区范围内网格化管理。城管工作年度考核取得佳绩,单月考核排名多次位列全市同组别第一。投资2.09亿元推进绿化建设,新增绿地总面积59.37万平方米,种植乔灌木约3.97万株,建成三环线开发区段70.6万平方米的绿化带。完成军山监狱、晨鸣老厂土地收储,启动红升村、蔡家二期拆迁改造,为重大项目落地和城市改造创造条件。加快还建社区建设,推进凤凰苑、蒲潭、小军、龙湖等拆迁工程建设。

区内交通更加便利。加强军山地区路网建设,片区内各道路正按规划逐步实施。开通2条区内通勤公交线路,解决了偏远区域数百家企业员工出行难的问题。完成军山军江路公交场站、格力电器产业园公交场站建设,新建公交候车亭80个。开展联合执法,对汉阳客运中心周边非法营运现象进行整治。针对地铁施工、神龙大道改造等重点工程带来的影响,科学合理组织交通,增派警力提前介入,加强分流和疏导,确保辖区内道路通畅有序。

(五)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创建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实施高位嫁接,与江岸区合作办学,开发区三中、奥林小学分别成为市六中、育才小学分校,合作办学效果明显。新建凤凰苑幼儿园、实验小学,扩建洪山小学,老年大学沌口分校顺利开学。2012年高考开发区一中一本上线率28.9%,上线率增幅在同类省级示范学校中实现历史性突破。投资1.2亿元建设可满足1500名外籍员工子女入学需求的长江国际学校。开展“中外校长论坛”、“国际夏令营”等活动,国际教育合作交流日趋活跃。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武汉市“读书之城”建设首批15个书报刊亭在开发区率先投入使用。新华书店年底开业,填补了开发区无大型图书网点的空白。车都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包含群艺馆、美术展览馆、图书馆)项目开工建设。更新社区图书室图书2500册,增订报纸期刊250份。投资300万元建成多功能社区文化活动场所10个。管好用好武汉体育中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共举办大型活动47场。特别是成功举办了2012年东风雪铁龙?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进一步完善了大型国际赛事政府领办、企业主办、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医药卫生事业不断进步。积极协调协和医院西区建设,总投资5.6亿元,将协和医院西区建设成为拥有使用面积8.7万平米、床位1000张的现代化三甲医院。开发区首个功能完备的急诊急救体系在协和医院西区投入使用,其急诊急救能力跻身全市前列。华中地区首家全科国际门诊在协和医院西区开诊,进一步方便了外籍人员就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住院补偿封顶线全市最高。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加强,全面启动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区创建工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成沌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和金色港湾社区计生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强食品药品监督,强化食品安全网络建设,开展小餐饮专项整治活动。

“幸福社区”建设深入开展。投资320万元购置安装办公设备、消防器材、电子查询机等服务设施,支持宁康园、万家湖、黄陵等3个试点社区开展市级幸福社区创建工作。指导9个社区开展社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和长效管理创建示范工作。完成全区21个社区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组织。成立开发区社区志愿者协会,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

创业就业工程成效显著。新增就业岗位6104个,开展当地劳动力培训1708人。新增创业基地面积3.6万平方米,新增市级全民创业示范基地1个,为创业者办理小额担保贷款31笔共计610万元。开展2012年“春风行动”,举办“武汉?中国车都迎春招聘大会”,每周定期为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形成了服务企业招聘的长效机制。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五险参保缴费人数进一步增加,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妥善处理各类劳资纠纷。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开展“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为80岁以上的老人、特困残疾人、低保残疾人等特定人群发放补助或津贴,在升官渡社区建立首个残疾人阳光之家。建立开发区特困家庭救助基金。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加强。以创建平安开发区为目标,社会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完善。坚持严打整治,社会治安成效明显,群众治安满意度明显提高。坚决落实刚性目标,实现了“十八大”期间进京赴省零上访。突出开展工地整治,不断优化建设环境。全面推进社会网格化建设,社会管理实现信息支撑。成功处置名幸电子员工涉日游行等群体性事件,社会稳定形势总体良好。

质量兴区成效显著。狠抓质量安全风险排查与整治,深入开展食品和产品质量风险排查,对特种设备安装生产环节进行安全监察。力推12家企业和产品参与省、市名牌竞争。开发区7个集体、16个单项和2名个人获得市级质量提升工作荣誉称号。

(六)党建人才工作增添新活力

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转入常态化,3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111名优秀共产党员受到表彰。社区“五务合一”建设达标工作进展顺利,18个社区顺利通过全市第3轮达标验收,达标率90%,其中5个社区被评为全市优秀社区。全力北职工生活区党员职工活动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在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7家非公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全年共发展党员200名,其中35岁以下青年党员133名。全年新增企业工会组织38家,新建非公企业团组织36家,新增工会会员6557名。

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一是创新管理体制。区内设立四个产业园区,区外设立两个共建区园区,分别成立管理办公室、开发建设公司,完成了领导班子配备并开始运行。二是调整优化部门职能。按照大部制和党政合一原则,工委、管委会共设16个机构。按照效能和监管合理配置的原则,对管委会部分部门职能进行调整优化。三是事业单位全员落实绩效考核管理,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全面实行工作人员合同聘用管理。

“高端人才集聚工程”全面实施。资助区内首批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和“黄鹤英才计划”项目11个,金额总计2980万元。圆满完成第七届“制造业创新拔尖人才”评选活动,评选出创新拔尖人才20名。组织开展2012年度“十百千人才”、“湖北省第二批百人计划”和国家、省、市政府专家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申报工作,累计申报58人次,13人获得资助。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设立市级媒体驻开发区记者站,充分展示开发区的发展成就和良好形象。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各项迎检准备工作。开展“世界环境日”公益活动、城市精神“五进”活动等系列文明创建活动。落实全市文明创建重点工作指标,认真做好2011~2012年度省级、市级文明单位、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村的申报推荐工作。

党风廉政建设有序推进。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一岗双责”,强化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突出监督重点,开展征地拆迁和还建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做好工业、服务业和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新流程相关工作,加强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注册、立项、供地、建设四个环节优化和提速。开展民评民议和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深化治庸问责,有效处理各类投诉,坚决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规问题。

一年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工委、管委会班子齐心协力的结果,是各部门、街道、派驻单位和直属企业克难奋进、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开发区所有企业和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开发区今后的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与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与开发区的新使命、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仍然有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空间不足,产业用地紧张问题十分突出;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汽车行业一业独大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第三产业相对滞后;三是城市功能仍然不够完善,建设管理任务十分繁重;四是社会事业建设相对薄弱,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开发区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周年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工委、管委会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提出2013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坚持经济倍增发展,当好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引擎

2013年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和困难较多。一方面,神龙三厂等大项目全面投产,将形成新的增长点;军山地区进入全面开发建设时期,有利于形成新的发展优势;编制产城一体化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管委会机构设置,形成了干事创业的强大气场。另一方面,东风本田等日资企业产销量继续处于较低水平;企业出口订单量减少,资金、电力、人工、土地等成本增加,而产品价格出现下滑,企业经营压力加大;新设立的国家级新区、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开发区不断增多,政策、项目、资源争夺日益激烈。保持2013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有非常之举,非常之力。

2013年开发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实现产城一体化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管理,进一步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企业服务,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构筑产业、宜居、创新三大支撑,为“三个武汉”、“三个中心”和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3年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不低于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不低于21%,全口径财政收入(含土地收入)增长不低于2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不低于3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低于25%,工业投资增长不低于5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不低于20%。在全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力争实际完成情况好于预期。

2013年开发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加快推进经济倍增,按照经济总量四年翻番要求确定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城市格局;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

(二)坚持投资促进,加快大项目好项目聚集

提高招商引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促进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确保项目早落地、早达产、早见效。

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开工、投产。确保神龙三厂、东风电动车、博世制动系统、文化创意产业园、纳铁福传动轴、弗列加滤清器、东风江森座椅、鞍钢股份汽车零部件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重点推进东风雷诺乘用车、东风格特拉克变速箱、东风史密斯改装车、路虎改装车、永旺商业城、上市企业总部基地的开工建设。

加大重点项目的招商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非东风系乘用车、商用车、改装车的招商力度,同时积极做好格特拉克变速箱项目、科聚高分子材料、康佳产业园、运通公司高科技电子等项目的服务推进工作,确保这些投资20亿元以上的项目尽快落户开发区。加大现代服务业招商的力度,规划地铁3号线开发区段的产业布局,对新华村工业园进行产业升级,对官士墩地区、郭徐岭及318国道两边区域的用地性质进行调整,建设商贸总部区。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综合保税区(申报中)的功能,吸引一批出口加工企业来区投资。

搭建与区内企业交流平台。通过与东风公司、格力公司、美的集团等纳税大户的互动,实时掌握企业的投资规划及众多客户资源,建立新的招商渠道。

进一步做好境外招商工作。在巩固对美国、日本、台湾、香港招商成果的基础上,争取在德国、法国设立招商办事处,举办招商推介活动,吸引一批跨国企业集团到开发区投资考察。

(三)坚持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的带动作用,形成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做大做强六大产业。形成六大千亿元产业,即壮大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支柱产业,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在2015年达到两千亿元产业规模、电子电器在2015年达到千亿元产业规模,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商贸物流在2020年达到千亿元产业规模。充分发挥武汉国家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优势,强化集成制造、智能制造、创意制造、先进技术制造的比重,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推动武汉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

加快六大产业园区建设。从产业发展和空间拓展出发,在形态和功能上建设“一区二园三城”六大产业聚集区。先进制造业示范园区,面积64.1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和实力的高端制造业示范园区;汉阳黄金口产业园,占地面积5000亩,承接雷诺汽车整车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洪湖新滩工业园,首期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未来将扩大到60平方公里,建设成为“8+1”城市圈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共建示范园区;商务城,面积40.6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生态城,面积58.7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为国际化宁静悠闲的慢生活休闲体验区;智慧城,面积26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为国际化智慧城示范区。

抓好两大创新产业园建设。申报设立国家卫星产业创新园,充分发挥武汉交通及科教等优势,抢占卫星产业制高点,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充分利用开发区机械精密加工、特殊材料制备、电子配套能力强等优势,开拓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高端化、品牌化战略,打造更多高端的服务业品牌,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引领整个大汉阳地区服务业发展。重点引进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动总投资19亿元、具有16万平方米商业中心的永旺综合商业项目建设,力保到2015年正式开业。确保经开万达五星级酒店、总投资6亿元的花园式超五星级半岛酒店到2013年正式开业。大力推进投资10亿元的五星级新亚洲酒店和新亚洲心脏病医院项目建设,确保2014年正式开业。此外,要积极启动投资40亿元的奥特莱斯项目(名品折扣店、特色商业文化风情街和商住综合体),投资30亿元的网尚世界数字电影博览园项目等。力争到2015年,实现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011年的11.3%提高到20%;到2020年,实现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

着力推进民企倍增发展。认真落实《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进民企倍增发展的30条意见》。拓展领域、优化环境、调整结构、壮大总量、提升质量,推进香港产业园、台湾工业园和军山民营产业园建设,实现民营经济五个方面倍增,即经济总量倍增,企业规模倍增,财税贡献倍增,发展载体倍增,创新能力倍增。力争到2020年,开发区民营经济占比超过30%,形成国资、外资、民资“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四)坚持统筹建设管理,完善开发区城市功能

开展开发区两规修编工作。按照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深化大汉阳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优化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建立国土规划“一张图”基础信息系统和开发区“五线”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加大土地执法力度,加强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切实盘活存量土地。积极提供用地保障,加大经营性用地供应量。

推进城市绿道、“绿肺”建设。投资3000万元,实施“绿肺”一期工程,改造绿地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6000万元,实施绿道一期工程,兴建绿道总长26公里;投资9460万元,实施工人文化宫、汤湖公园及南太子湖岸线治理等绿化工程,建成绿地面积26.4万平方米。

抓好10大城市配套项目建设。加快凤凰工业园项目二期4500亩场平工程、东风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地铁三号线、汉洪高速到智慧城的三个匝道、连通沌口与军山地区的第三主干道—江城大道西延长线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园的4大功能区建设,推进区区连通的通顺大道(连通汉南)、碧湖路延长线(连通蔡甸)、大全路凤凰沟桥(连通蔡甸)等项目的建设。确保东风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进入实质施工阶段,完成现状高架桥拆迁工作;力争两军地区骨架交通及排水体系成型;完成沌南洲湿地保护区的规划研究工作。

优先发展开发区公共交通。实现道路交通的景观化、系统化、网络化,突出慢行交通的亲水化与生态化,形成四横、四纵、两纽带的道路结构系统。开通开发区至汉口火车站的公交线路,延长开发区与群众生活关联密切的公交线路的营运时间,增加发车班次。做好开发区公共交通及轨道交通的规划工作。超前规划编制开发区乃至大汉阳地区的轨道交通方案,对地铁、轻轨、高架等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保障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顺利推进,加快推动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及轨道6号线工程前期设计。适时开展新城区26号线(老关村—汉南区)前期工作。

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继续推进城管革命,力争大城管考核“四连冠”。加快城中村动迁和改造,完成红升村拆迁、郭徐岭综合改造准备、晨鸣老纸厂动迁准备等工作及相应的市政专项规划工作。强化保障性住房、住宅工程质量监督及分户验收监督;建立并完善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制度,加大对工程监理、施工单位完善质保体系的监管;加大对施工现场质量及工程使用材料质量的抽查力度。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完善应急机制,提升应急能力;对违法施工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确保违法建设零增长。及时处理涉及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的投诉。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的征地补偿,力争完成6000亩征地补偿和30亿融资的全年任务。加大拆违控违力度,完成2万平方米以上的拆违目标;加强沿街立面整治、区内亮化、市政设施美化建设,完成5座公厕新建和1座旧公厕的改造任务;在抓好主次干道市容市貌的基础上,逐步向背街小巷、老旧社区纵深推进,整体提升开发区环境形象;重点加强道路清扫、道路清洗作业、城市家具清洗、小餐饮规范管理整治、村湾环境整治、门面招牌整治等工作,加大占道经营治理、渣土运输管理、市政设施维护、湖泊巡查控管等力度。

实行市政建设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深入开展市政工程质量治理工程,加强对监理单位履职管理;建立市政工程质量巡查机制及市政设施养护维修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推进开发区管网信息化、可视化,逐步推行新电子招投标操作流程,在中心区60平方公里范围实现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加大湖泊保护与治理力度,实施湖湖连通工程,形成连通汉阳东湖水系、硃山湖水系、泛区水系和川江池水系的四条线路,确保开发区“水安全”。加大湖泊巡查控管力度,及时查处侵占湖泊事件。完成开发区湖泊连通规划方案的审定工作;完善军山片区湖泊保护规划的修编工作;完成长江干堤建设项目和堤防维修工程;推进军山地区排涝工程项目的实施。严格实施总量控制和污染物减排计划,推进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增产不增污”;进一步改善开发区空气环境质量。

(五)坚持民生优先,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施民心工程,办成一批群众普遍受益的实事。年内建成总建筑面积两万余平米的车都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包括群艺馆、美术展览馆和图书馆等功能项目。与武汉出版集团合作,做好新华书店营运工作,与湖北省邮政书报刊发行有限公司合作,做好书报刊亭点位测评、调整工作。开通区域出租车,第一阶段开通200台,着力解决开发区市民出行问题。

提高就业与社会保障水平。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要求,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全区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增长5%以上,福利待遇逐步提高。抓好就业创业工作,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提升社会保障能力,继续加强扩面征缴,推进城镇居民和职工各项社保参保工作。进一步提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保障水平。

提高救助与社会福利水平。做好低保、大病医疗救助、特殊困难群体救助等工作,建立全方位救助体系,全年用于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增幅不少于10%,开发区针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保障争取达到全市最高水平。启动残疾人“七位一体工作室”建设,宁康园、东风阳光城社区积极争创全市“二星”级老年工作模范社区。启动开发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加快建设汽车主题公园、汽车赛道等一批重要文体设施。打造具有开发区特色的区域文化,依托武汉体育中心、区内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等开展多层次的文化体育活动,办好华语榜中榜颁奖盛典、金鸡百花电影节,以及世界女排大奖赛等10个体育赛事。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新建黄陵中小学,在新华片区、沌口片区规划建设小学各一所,在全力片区新建一所幼儿园。完成洪山小学、开发区三中市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完成长江国际学校建设并投入使用。

提升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建立覆盖全区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立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认真抓好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综合保障能力。协助完成协和医院西区外科大楼建设,确保新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用并争取建成。完成军山街蒲潭社区、凤凰苑社区计生卫生服务站建设。完成沌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作,做好沌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启动实施军山地区血防升级达标工作(2013~2016年)。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投入600万元进行幸福社区创建。以军山蒲潭、凤凰苑社区为依托,探索农民还建社区建设管理新模式;指导全力职工社区依靠自身特点,打造开发区社区管理服务品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新发展社区志愿者600人,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文明水平。以创建“计划生育管理省级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推进社区及企业计生管理服务全覆盖,建成开发区企业计生技术服务室(车都健康屋)20个,打造开发区人口计生服务品牌。

(六)坚持亲商服务,优化企业和项目发展环境

企业和项目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强化“亲商富商安商”观念,自觉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提高企业满意度和认同感。

对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流程进行优化和提速。按照注册、立项和供地、建设三个阶段,重点优化工业项目行政审批的立项和供地环节及流程,缩短工业投资项目开工周期。工业项目立项和供地阶段的行政审批流程规范为10个步骤,从规划土地部门提供带坐标的工作红线图到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间控制在45天以内。

助推企业自主创新。一是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辅导工作,将辅导的重点放在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中小型企业上,力争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二是继续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备案工作,不断组织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产品备案,确保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目标;三是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做好申报的辅导工作;四是深入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组织更多更好的项目申报国家、省、市创新基金,力争使我区获创新基金资助的项目数和资金额再创新高;五是推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三大网络平台”,优化开发区科技创新基金网上申报平台,进一步提升申报工作的效率;建立火炬统计网上直报平台,实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信息网上直报;打造民营科技统计系统,与市创新基金申报和科技进步程序考核工作有机结合。

保障生产要素供给。一是加强与省、市要素管理部门的协调沟通,抓好电力、天然气等生产要素综合协调和争取支持和理解,将更多企业纳入保障范围,增强开发区水电气等的保供能力;二是创新要素保障机制,深入了解、全面掌握企业对水电气等资源的需求情况,围绕项目开工提前做好生产要素的统筹安排,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确保在建项目的临时、正式水电气供应,促使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早达产。三是提前做好预案,提高应对经济运行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需要,尽量减少因要素配置给企业造成损失。

加强对企业的财税政策服务。积极整合政府财力资源,突出规模效应和引导机制,优先支持省市和管委会确定的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重点投资项目,继续落实好支持技术先进、关联度高、带动力强、财税贡献率高的龙头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向上向下延伸产业链。落实数字出版产业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数字出版企业入驻,发挥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发展。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军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

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配套服务。组织开展赴美、日的招才引智活动。开发区“高端人才集聚工程”重点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以及“东风系”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对创业、创新类人才项目,分3年或5年给予分期资助。搭建开发区高级人才“四专”服务平台,即推荐专家进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专家库,组织机械工程类中高级职称开发区专场评审会,为开发区人力资源工作者组织专项培训,为高级技能人才提供专项补贴。

坚持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管委会和各部门领导要带头定期到重点企业调研服务,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优化企业生产配套环境,完善水、电、气和公交等功能配套设施,完善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设施。帮助企业营造和谐劳资关系,稳定劳动队伍。

完善“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从规范服务程序和方便投资者入手,把服务贯穿企业设立、规划建设、员工招聘等事项的全过程。全面实施社会服务承诺制。各对外办事窗口和承担公共管理服务职能的机构均公开承诺相关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工作时限和办事规则。当企业遇到困难时,即便事先没有相应承诺,也要尽可能为企业排忧解难。实施“保姆服务”,管委会各部门要乐当保姆。“保姆服务”定位就是,项目建设之初当保姆、项目建设之中当助教、企业投产之后当保安。

(七)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争取在重要领域和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按照大部制和党政合一原则,创新管委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管委会机构设置,理顺部门职能,突出发展规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财政金融等方面职能的协调与统一。

完善绩效目标考核体系。管委会各部门形成目标责任制度,定标对标,把各项目标任务作为刚性任务去完成,建立有利于产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市派驻单位应主动为开发区建设发展服务,创新工作方法,千方百计完成目标任务;市派驻单位进入开发区绩效目标考核体系,2013年开始启动和施行。

创新六大产业园区工作机制。实行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园区机构以服务、建设、招商为主要职责。园区要服务好企业,做到企业办事不出园区;配合做好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协助招商,加快项目落地,尽快形成产能效益,并根据园区发展需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加强管委会内部管理。加快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和施工进度,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区域经济运行分析能力,做好规模以下企业和民营企业统计工作。不断优化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提高管理标准化水平。完善开发区政务平台,提高政务和管委会信息公开水平。规范土地供地环节流程管理,实行阳光作业。做好信访、仲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和行政复议等工作。

与周边行政区形成协同开发机制。破解开发空间不足的瓶颈,形成与蔡甸区、汉南区、汉阳区协商机制,在产业发展上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建设、统一政策,利益共享,充分发挥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创新出口加工区功能。申报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与阳逻港区联动发展,增强保税功能,形成“一区两园”发展格局,为武汉市和开发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

(八)坚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认真研读党的十八大文件,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心组学习为重点,紧密围绕我区建设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地抓好全区各层级的理论学习和宣传工作。把学习十八大精神与开发区实际相结合,紧密联系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实际,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产城一体化建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培训研讨、座谈会等形式,提高党员干部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按照“建组织,搞活动,起作用”的要求,积极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开展非公企业党建调查工作,摸清底数。积极开展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围绕开发区六大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探索园区党建新途径。进一步加强社区“五务合一”建设。以省、市文明单位建设为抓手,重点做好文明社区、文明企业、文明街道的创建工作。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组织。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通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用人通道,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使各方面优秀人才在开发区改革发展中能够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选拔和年轻干部培养的工作力度。

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推动“三万”活动和“治庸问责”工作向纵深发展。管委会党员干部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以好的作风,扎扎实实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业绩。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以中纪委《关于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为指导,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实施“一岗双责”,继续推进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加大惩治腐败力度。

 

 

 

 

 

 

 

主题词:政府  报告  通知

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办公室   2012年12月26日印发

                                         共印120份
 

链接: 区人大 | 区政协 | 区纪委监委机关
主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汉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大数据中心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三路东合中心H座    邮编:430056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 ©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主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汉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大数据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

政府服务便民热线
12345